[發明專利]利用高收縮紗織造的大循環具有經向彈力的緯向排列的亂管布的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97093.5 | 申請日: | 2017-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065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30 |
| 發明(設計)人: | 佟昀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D03D3/02 | 分類號: | D03D3/02;D03D15/00;D03D15/08;D06M15/11;D06M15/333;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 地址: | 226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收縮 織造 大循環 具有 彈力 排列 亂管布 生產 方法 | ||
1.一種利用高收縮紗織造的大循環具有經向彈力的緯向排列的亂管布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織物規格設計——紋樣意匠設計——工藝設計——生產工藝;所述生產工藝中,整經工藝:為保證起管處布面勻整,不起管處布面平整,整經時要片紗張力均勻,采取如下措施:整經用多頭少軸工藝,增加經紗卷繞過程中經紗在筘齒中的密度,減少由于筘齒過稀而增加的經紗在經軸的散布寬度;分段分區配置張力盤,自前排到后排張力配置逐漸減小,中層張力大于上下層;
漿紗工藝:經紗由高收縮經紗和普通經紗組成,高收縮股線不需上漿,采用干并工藝形成織軸;普通經紗需要上漿,由于經彈緯向亂管布組織采用10頁綜頁,綜頁多,后頁綜開口不易清晰,緯紗強力低,上漿以被覆毛羽,增加耐磨性為主,浸透增強為輔;普通經紗的漿軸和高收縮股線的織軸在穿綜工序進行并合,形成全幅經紗系統;漿紗工藝參數:車速50m/min;壓漿輥壓力:側壓3KN,第一壓漿輥12KN,第二壓漿輥10KN;含固率10-12%,黏度8-10秒(漏斗水值3.7秒)漿槽溫度95-97℃,上漿率10-12%,回潮率5.5-7.5%,伸長率0.5-1%;
漿料配方:低粘度變性淀粉50kg,PVA25kg,丙烯KT:1kg,蠟片YL:2k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收縮紗織造的大循環具有經向彈力的緯向排列的亂管布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織物規格設計中,
a.原紗條件:
根據舒適性和細膩輕薄、“柔、滑、彈”的風格及舒適性的服用要求設計要求,確定經緯紗組合;
緯紗組合:緯紗采用純棉紗;
經紗組合:經紗甲:采用純棉紗;
經紗乙:采用線密度較大的高收縮纖維股線;
排列比:高收縮經紗:普通經紗=1:2,也可以根據彈性要求采用其他比例,如果經向彈力要求大,則增加彈力經紗的比例;
b.經緯向緊度確定:經向緊度確定為Ej=50%,緯向緊度確定為Ew=4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收縮紗織造的大循環具有經向彈力的緯向排列的亂管布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紋樣意匠設計中,紋樣設計是由緯向管子與不起管的平紋間隔排列組成,綜合考慮緯管斷續排列的隨機性、疏密相間的美觀性、布面的平整性以及經向縮率的控制需要,合理安排管子的長度、寬度、與不起管的平紋的比例;設計時要綜合考慮以下幾點:
a緯管組織:緯管組織依靠背面的經浮長線的彈性起到使布面正面凸起,呈緯管狀立體效果和賦予織物經向拉伸彈力的作用;
b平紋組織:緯管之間的平紋組織由于交織點多,經紗受到束縛不易收縮,從而起到穩定布面,防止收縮,增加布面平整的作用;
c管子寬度、管間距及相應根數:管子寬度過窄或管子在經向排列過于稀疏則管子的凸起效應不明顯,彈力也弱,反之,管子寬度過寬、經向分布的緯管過于密集則管間平紋區域變窄,布面經向收縮大且布面不易平整;
由于織物下機后緯向管子會在彈力作用下收縮凸起,并變窄,不易測量,則須以管子的展開寬度為基準計算起管緯紗根數;
d管子重疊:相鄰管子重疊,不是指管子真正彼此覆蓋,而是側向投影重疊,如同一行高低不一的樹木的投影相疊。不重疊則紋樣過于呆板,隨機效果不明顯,但重疊處會造成管子在此處較為密集,因而重疊的投影長度所占比例要小,一般不超過單管長度1/4,從而保證布面整體受力的均衡性;
e緯管排列:由于不同管子的排列規律取決于最大綜頁數,而多臂織機的綜頁數最大為16頁,根據組織圖,每個管子所需綜頁數為1頁,管子間不起管的平紋地需要2頁綜,同時也要考慮布邊組織和降低織造難度。由于紋樣較為復雜紋版較長、穿綜多變,圖3為CAD紋樣設計圖,由長短不一、數量不同,位置錯落的六種管子組成,即A,B,C,D,E,F,考慮管子重疊和平紋地,共需10頁綜;
自上而下亂管排列為A,B,C,A,B,D,A,E,F,即3根A管、2根B管,C、D、E、F管各1根錯落排列;
f每循環根數:
1每循環經紗根數:彈力經紗與普通經紗排列比=1:2,最寬處為兩根B管;
每循環經紗根數=每根B管經紗根數×2+兩管之間相距經紗根數+兩管頭尾相距經紗根數;
2每循環循環緯紗根數:
每管緯紗根數為6根,而各個緯管相距為16緯,A管3根、B管2根,其余C、D、E、F各一根,則每個循環緯紗根數=3×A+2×B+C+D+E+F+管間緯紗根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9709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