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特辛基水楊醛肟及其合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95376.6 | 申請日: | 2017-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669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立清;肖友軍;陳喜蓉;李敏;肖焱尹;王義;安文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251/48 | 分類號: | C07C251/48;C07C249/12 |
| 代理公司: | 贛州凌云專利事務所36116 | 代理人: | 曾上 |
| 地址: | 341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辛基 水楊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烷基水楊醛肟及其合成技術,特別是一種特辛基水楊醛肟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烷基水楊醛肟對銅離子具有非常強的螯合作用,常常被濕法冶金工藝中作為萃取劑使用。烷基水楊醛肟中苯環對位上R基團的結構變化將使萃取劑具有不同的疏水性和空間位阻效應,這將會影響萃取劑對銅離子的萃取性能。目前已有報道過許多含不同碳原子數的直鏈烷烴烷基水楊醛肟,包括含有9、10和12個碳原子的直鏈烷烴。但合成R基團為8個碳原子的特辛基水楊醛肟未曾有過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特辛基水楊醛肟及其合成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特辛基水楊醛肟,其分子式為:C15H2302N,理論分子量為:249.35,結構式為:
一種特辛基水楊醛肟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配置體積比為1-1.5:1的甲醇和甲苯的混合溶液轉至三口瓶中,加熱至溫度為60-70℃回流狀態;向三口瓶中加入金屬鎂:對-特辛基苯酚摩爾比為0.4-0.7:1的金屬鎂,金屬鎂表面將陸續有氣泡產生,直至金屬鎂完全溶解;向三口瓶中加入對-特辛基苯酚,繼續反應80-120分鐘;在溫度80-85℃蒸餾出甲醇-甲苯共沸物,在這個過程中加2次甲苯,每次加5mL,前后次相隔2分鐘;向三口瓶中加入多聚甲醛:對-特辛基苯酚摩爾比為2.2-2.5∶1的多聚甲醛,控溫在100-110℃之間反應100-160分鐘,在這個過程中加3次甲苯,每次加5mL,前后次相隔2分鐘;升溫至120-125℃之間,蒸餾出甲苯;然后降溫至45-50℃之間,再慢慢滴加鹽酸羥胺:對-特辛基苯酚摩爾比為1.3-1.6:1的鹽酸羥胺,反應時間控制在150-220分鐘,得到特辛基水楊醛肟粗產品;最后對特辛基水楊醛肟粗產品進行酸化、減壓蒸餾和石油醚清洗,獲得特辛基水楊醛肟(目的產物)。
本發明中特辛基水楊醛肟的合成原理如方程式1-5所示,其中R基團為特辛基。
2CH3OH+Mg→Mg(CH3O)2+H2↑式1
本發明首次提出了一種R基團為特辛基的烷基水楊醛肟,利用國產原料,通過“一鍋法”首次成功合成了特辛基水楊醛肟。萃取實驗證明它對銅離子具有很好的萃取性能,相比于其它常用銅萃取劑(Lix984、Lix984N、P50),它還具有合成成本低、原料來源廣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特辛基水楊醛肟結構式中氫原子位置示意圖;圖1方框中序號表示氫原子的位置和種類。
圖2為本發明的實施例1獲得的特辛基水楊醛肟的紅外譜圖。
圖3為本發明的實施例1獲得的特辛基水楊醛肟的1H NMR譜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重點開展了特辛基水楊醛肟的合成及表征研究)。
實施例1
控制合成工藝條件如下:摩爾比n(鎂:對-特辛基苯酚)為0.55:1,成鹽反應時間控制在110分鐘,成鹽反應溫度控制在63℃時回流反應;摩爾比n(多聚甲醛:對-特辛基苯酚)為2.40:1,用油浴控制酰化溫度在107℃,酰化反應時間控制在150分鐘;摩爾比n(鹽酸羥胺:對-特辛基苯酚)為1.50:1,選擇肟化反應溫度在45-50℃之間,控制油浴溫度47℃,肟化反應時間控制在210分鐘。在成鹽反應蒸餾出甲醇-甲苯共沸物時加入2次甲苯,在酰化反應中加入3次甲苯,每次加5mL量,前后次相隔2分鐘。經此步驟后可獲得特辛基水楊醛肟粗產品,對其酸化、減壓蒸餾和石油醚清洗,得到白色粉末狀物質,即為特辛基水楊醛肟。實際收率為96%,經高效液相色譜檢測分析可知其純度達93.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理工大學,未經江西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9537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