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Cu/石墨烯/碳化聚多巴胺復合粉體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77352.8 | 申請日: | 2017-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9242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4 |
| 發明(設計)人: | 賈正鋒;邵鑫;倪俊杰;趙利民;楊明;車肖濤;郇延偉;姬嗣鈺;邢艷紅;鄭旭涵;盧志煒;孔孟菲 | 申請(專利權)人: | 聊城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32/184 | 分類號: | C01B32/184;C01B32/05;B22F1/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致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李浩成 |
| 地址: | 252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u 石墨 碳化 多巴胺 復合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通過原位還原以及真空燒結的方法制備Cu/石墨烯/碳化聚多巴胺復合粉體的方法。該制備方法以Tris緩沖溶液作為分散介質,加入Cu粉和氧化石墨烯,加入多巴胺,劇烈攪拌一定時間,經離心沉淀得到Cu/石墨烯/聚多巴胺的復合物。將復合物經真空燒結得到目的產物。本制備方法具有合成工藝簡便、反應綠色環保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Cu/石墨烯/碳化聚多巴胺復合粉體的制備方法,具體地講,本發明涉及一種以Tris緩沖溶液為分散介質原位制備Cu/石墨烯/聚多巴胺,利用真空燒結技術制備Cu/石墨烯/碳化聚多巴胺復合粉體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石墨烯是由單層碳原子組成的六方蜂巢狀二維結構。C原子間以σ鍵相連,未雜化的p軌道形成大π鍵。石墨烯的特殊結構表現出優異的物理性能,比如霍爾效應、超高的電子遷移率和彈道運輸、較長的電子平均自由程、良好的熱傳導和機械性能。單層石墨烯的載流子遷移率高達2×105cm2 V-1 s-1,導熱系數大于3000W/m,石墨烯的楊氏模量大于0.5Ta。石墨烯的化學惰性決定其在與其他材料復合時界面浸潤性差,如何提高石墨烯與基體的界面結合能力是實現石墨烯/Cu基復合材料高導電率和優異耐磨性能亟待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表面改性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Cu/石墨烯/碳化聚多巴胺復合粉體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通過如下措施來實現:
1. 一種Cu/石墨烯/碳化聚多巴胺復合粉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如下:
(1)以Tris緩沖溶液為介質,在劇烈攪拌下加入銅粉和氧化石墨烯,然后加入多巴胺,劇烈攪拌一定時間。經離心分離得到Cu/石墨烯/聚多巴胺的復合物。
(2)將Cu/石墨烯/聚多巴胺的復合物經真空燒結得到目地產物。
2.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1)所述緩沖溶液的pH值7.0-9.0,優選pH值8.5。銅粉的質量3-5g,優選4g。氧化石墨烯的體積3-5ml,優選4ml。多巴胺的質量0.1-0.3g,優選0.15-0.25g,劇烈攪拌的時間1-8小時,優選2-6小時。
3.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真空燒結壓強不高于2×10-3Pa,優選1×10-3Pa。燒結溫度不高于1000℃,優選500-900℃,優中選優600-800℃。在最高溫度保溫3小時以內,優選0.5-1小時。
4.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1)所述離心分離的轉速2000-4000r/m,優選3000r/m。離心時間3-5min,優選3.5-4.5min。
5.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1)中升溫速率5-10℃/min, 優選6-8℃/min。
6.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2)所述冷卻方式為自然冷卻。
7.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2)所述在冷卻過程中保持真空狀態。
本發明以Tris緩沖溶液為介質,在劇烈攪拌下加入銅粉和氧化石墨烯,然后加入多巴胺。經離心分離得到Cu/石墨烯/聚多巴胺的復合物。將Cu/石墨烯/聚多巴胺的復合物經真空燒結得到目地產物。本發明所有反應合成工藝簡便,綠色環保、可重復性高。
除此之外,本發明的技術優勢還體現在:
1、反應適于大規模生產。
2、所用分散介質綠色環保。
3、該復合物制備工藝簡單易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聊城大學,未經聊城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735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