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茶葉的干燥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71973.5 | 申請日: | 2017-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478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郭世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正安縣桴焉茶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強大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成艷 |
| 地址: | 563414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茶葉 干燥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產品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茶葉的干燥工藝。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紅茶在經過發酵之后,需要對其進行干燥,以便于后期的儲藏;傳統的紅茶烘干方法,一般采用烘干機毛火、足火兩道烘干,毛火控制溫度在110℃-120℃,烘干大約10分鐘;足火使用85℃-95℃的為溫度,烘干15分鐘;這種烘干方法,雖然時間短,但由于其在直接的高溫烘干過程中,茶葉中的酶會促進茶葉氧化,導致烘干后的茶葉香氣不足。
為此,申請號為CN201310667646.0的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紅茶的烘干方法,此方法的技術方案為:(1)將茶葉置于烘干機內,攤放厚度8-10公分;(2)一道烘干:控制溫度130℃,時間為10-15分鐘;(3)二道烘干:控制溫度120℃,時間為10-15分鐘;(4)然后把茶葉從烘干機取出,攤涼30-40分鐘;(5)三道烘干:再次把茶葉放入烘干機烘干,控制溫度80℃,時間為6-10分鐘。
上述方案的烘干方法雖然提高了紅茶的香氣,但是還存在以下問題:此方案直接通過130℃的溫度來對茶葉進行快速的初步烘干,這樣會導致茶葉的水分蒸發過快,超過了茶葉內部水分持續向茶葉外表擴散的速度,就會造成茶葉的外干內濕,甚至外焦內濕,也就是說葉表水分過快蒸發、使外層結成硬殼,水分向外擴散受阻,內部就易產生高溫悶蒸現象,將會損害茶葉品質,同時茶條也不易收緊,將可能產生松條現象,甚至“死條”現象,在茶葉沖泡時,葉底不開展,從而影響紅茶的口感。
發明內容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可提高紅茶香氣,提高紅茶品質的一種茶葉的干燥工藝。
本方案中的本方案中的一種茶葉的干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茶葉放置:將發酵4-6h的紅茶放置在密閉容器內,向密閉容器充入氮氣,使得密閉容器中壓強達到1.8-2.2個標準大氣壓;
步驟二、初步干燥:對密閉容器加熱,使密閉容器內的溫度達到110-120℃,緩慢釋放密閉容器中的氮氣,氣壓降低速度1-1.5Kpa/min,直至密閉容器內氣壓降為標準大氣壓;
步驟三、二次干燥:往密閉容器中充入0-5℃的氮氣,對茶葉的表面進行冷卻30-50s,然后立即將茶葉從密閉容器中取出,平攤自然冷卻;
步驟四、完全干燥:將茶葉平攤在干燥房,通入0-5℃的冷風30-50min,將其進行完全的冷風風干,直至水分含量5%以下,停止通風。
本方案的技術原理:步驟一:將茶葉放在1.8-2.2個大氣壓的環境進行初步干燥,此時密閉容器內水的沸騰溫度為115-125℃左右,首先這個溫度可以鈍化酶的活性,制止酶的活性,防止氧化,氮氣的充入也可以防止茶葉的氧化,使得紅茶中保存較多紅茶茶多酚;步驟二:在對密閉容器緩慢的放壓過程中,茶葉外表的水分首先在氣壓減小后揮發,因為緩慢釋放壓力,茶葉內部的水分也逐步的向外釋放,并從茶葉外表釋放出來,在釋放時,茶葉內部的水分必須要通過茶葉的外表溢出,茶葉的外表層因為受到來自茶葉內部水分的浸濕,茶葉外表的水分不會瞬間變干,不會造成茶葉外干內濕的情況,水分在逐步釋放過程中,還可以將茶葉內部的低沸點青草氣味也散發出來,茶葉口感更好,并且高溫還可以對茶葉深部的細菌進行殺滅;步驟三:使用冷氣對茶葉的外表面立即進行制冷,但是茶葉的內部還具有較高的溫度,此時,茶葉外表面也還沒有完全干燥,茶葉內部的水分就會向外滲透,茶葉內部的水分就會排出,茶葉內部得到干燥;步驟四:在初步干燥和二次干燥后,茶葉中的水分大約只剩下10%左右,最后利用冷風進行干燥,冷風干燥時利用低溫低濕的空氣循環于茶葉間,使茶葉中剩余的含水量逐漸減少并達到干燥,如此可以更好的保證紅茶的色澤、香味和營養保健價值。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1、本方案在對紅茶進行初步干燥和二次干燥時,能夠將茶葉內部的水分基本完全進行干燥,達到茶葉內外均同時干燥的目的,如此,可以防止紅茶內部產生高溫悶蒸現象,不會導致紅茶的“死條”現象,沖泡時,茶葉舒展完全,茶葉品質更高;2、本方案在初步干燥時,將紅茶放置在密閉容器中加壓加熱,使紅茶內外的溫度均保持在120℃左右,如此,茶葉內、外的低沸點青草氣味都能在這個溫度上散發出來,青草味散發后,紅茶在品飲時,其香氣更足,口感更好。
進一步,步驟一中,充入氮氣,使密閉容器中的壓強為2.0個標準大氣壓。壓強在2.0個標準大氣壓,水的沸騰溫度在120℃左右,當將密閉容器的溫度加熱到110-120℃,茶葉中的水分還沒有沸騰蒸發,在后期放壓時,利于茶葉中水分的逐步釋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正安縣桴焉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正安縣桴焉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197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