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工業抽汽網源一體負荷自動調節結構及其調節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68509.0 | 申請日: | 2017-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8880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2 |
| 發明(設計)人: | 費盼峰;孫士恩;馮亦武;高新勇;鄭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K17/00 | 分類號: | F01K17/00;F17D1/06;F17D3/01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業 抽汽網源 一體 負荷 自動 調節 結構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工業抽汽網源一體負荷自動調節結構及其調節方法。汽輪機與汽源側蒸汽調節閥連接;汽源側蒸汽調節閥與減溫減壓器連接;減溫減壓器與用戶側蒸汽調節閥連接;用戶側蒸汽調節閥與工業蒸汽用戶連接;汽源側蒸汽調節閥通過信號分配器分別與汽源廠控制系統和抽汽調節閥控制裝置連接;抽汽調節閥控制裝置與閥位遠程監測裝置連接;用戶側蒸汽調節閥與閥位遠程監測裝置連接;抽汽調節閥控制裝置與汽源廠控制系統連接。本發明很好地解決了工業抽汽汽源根據蒸汽用戶用熱需求實時調節的問題,實現了按需供汽,降低了供汽過程的節流損失,也可避免欠供造成的用戶端用汽品質下降,提高了工業供汽系統的運行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工業抽汽網源一體負荷自動調節結構及其調節方法。
背景技術
工業供汽系統主要有一個汽源(一般為火力發電廠汽輪機抽汽)、供汽輸配管道、蒸汽用戶等組成,如申請號為201610425631.7的中國專利所示。工業抽汽汽源往往接帶有多家工業蒸汽用戶,且各家蒸汽用戶的用汽實時負荷具有差異性,這就給汽源端的調節帶來了困難。目前抽汽汽源的調節主要通過人工完成,即汽源端運行人員間隔一定時間內根據判斷蒸汽出口壓力及流量的變化,及經驗判斷,人為設定汽源側抽汽調節閥的開度,這樣調節容易產生調節不及時造成蒸汽的節流損失或欠供,從而造成供汽的質量下降及能源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的工業抽汽網源一體負荷自動調節結構及其調節方法,很好地解決了工業抽汽汽源根據蒸汽用戶用熱需求實時調節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工業抽汽網源一體負荷自動調節結構,包括汽輪機、汽源廠控制系統和工業蒸汽用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汽源側蒸汽調節閥、減溫減壓器、信號分配器、抽汽調節閥控制裝置、閥位遠程監測裝置和用戶側蒸汽調節閥;汽輪機的出口與汽源側蒸汽調節閥的入口連接;汽源側蒸汽調節閥的出口與減溫減壓器的入口連接;減溫減壓器的出口與用戶側蒸汽調節閥的入口連接;用戶側蒸汽調節閥的出口與工業蒸汽用戶的入口連接;汽源側蒸汽調節閥通過信號分配器分別與汽源廠控制系統和抽汽調節閥控制裝置連接;抽汽調節閥控制裝置與閥位遠程監測裝置連接;用戶側蒸汽調節閥與閥位遠程監測裝置連接;抽汽調節閥控制裝置與汽源廠控制系統連接。
本發明還包括截止閥;汽輪機的出口與截止閥的入口連接,截止閥的出口與汽源側蒸汽調節閥的入口連接。
本發明還包括逆止閥;汽源側蒸汽調節閥的出口與逆止閥的入口連接,逆止閥的出口與減溫減壓器的入口連接。
本發明還包括通訊裝置,抽汽調節閥控制裝置和閥位遠程監測裝置均與通訊裝置連接。
一種工業抽汽網源一體負荷自動調節結構的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抽汽調節閥控制裝置上電啟動,檢查輸入輸出通道及通訊正常后,采集當前汽源側蒸汽調節閥開度,然后開始一個循環:
循環步驟一、循環開始;
循環步驟二、允許汽源側抽汽調節閥目標值輸出中斷,以響應汽源廠控制系統的通訊請求,汽源側抽汽調節閥目標值輸出中斷時,汽源廠控制系統主動讀取汽源側蒸汽調節閥開度值;
循環步驟三、抽汽調節閥控制裝置通過閥位遠程監測裝置循環采集各個用戶側蒸汽調節閥的閥位值并存儲;每個用戶側蒸汽調節閥的閥位值采集時間為固定值,在某個用戶側蒸汽調節閥的閥位采集期間超過固定時間閥位值仍未采集成功則標志為閥位反饋故障,并繼續采集下一個用戶側蒸汽調節閥的閥位;如果抽汽調節閥控制裝置遍歷各個閥位遠程監測裝置后,閥位反饋故障總數超過設定值,則認為通訊故障,整個程序將停留在本步驟開始時的循環采集階段并發出通訊故障報警直至閥位反饋正常并進入循環步驟四;
循環步驟四、計算所采集的用戶側蒸汽調節閥的閥位值是否在合理范圍內,如是則返回循環步驟三,如否則即不允許汽源側抽汽調節閥目標值輸出中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85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