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單胚油條炸鍋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168289.1 | 申請日: | 2017-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046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皮常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皮常勝 |
| 主分類號: | A21B5/08 | 分類號: | A21B5/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52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條 炸鍋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一種單胚油條炸鍋,屬于食品加工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油條是一種古老的中式面食,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記載炸制油條的方法。只有雙胚油條放在炸鍋中才可以被炸開,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聰明與智慧,現(xiàn)代人終于知道了其中的奧妙,兩個面胚接觸面受熱量小,面胚沒有被高溫炸“死”,于是有了單胚軟面油條和組合油條機(申請?zhí)枺?01610659062.2)直接切油條胚下鍋的炸法。單胚軟面油條必須由一人翻油條和出油條,而市場未見自動軟面油條炸鍋和組合油條機中炸鍋部分不適合直接作為軟面油條炸鍋來使用。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真正實現(xiàn)了單胚油條炸制過程的全自動化,操作與維護簡單便捷,大大提高了效率。
本發(fā)明是以近代軟面油條炸制方法為基礎,總結多年炸制油條經(jīng)驗,結合組合油條機(申請?zhí)枺?01610659062.2)中炸鍋部分的特點,依靠現(xiàn)代科學技術研制而成。所設計是在油炸鍋體(1)中安裝有固定油條托板(3)使下鍋的單胚油條在產(chǎn)生足夠的浮力之前不會沉入油面(6)下,通過圓周中斷(4)信號與PLC控制使傳動停頓配合油條刮片(2)讓油條容易被下鍋,通過前推油條刺(5)使油條向前移動,通過雙面齒(7)和下托條(8)使油條翻轉,通過后推油條刺(9)和油條出鍋刺(10)使油條另一面被炸制和出鍋制成油條成品。
本單胚油條炸鍋結構如圖1所示,詳細描述如下:
本單胚油條炸鍋主要構造包括油炸鍋體(1)、油條刮片(2)、固定油條托板(3,圖3)、圓周中斷(4,圖4)、前推油條刺(5)、間歇式順時針旋轉雙面齒(以下簡稱雙面齒)(7)、下托條(8)、后推油條刺(9)、油條出鍋刺(10)、電氣部分及相關傳動與銜接。油條刮片(2)為兩個,是安裝在油炸鍋(1)上的凸起(見圖2),位于固定油條托板(3)下油條小孔區(qū)(11)兩端上方大約3cm處,油條刮片(2)也可以是一個,其特征在于用筷子挑油條、油條被拉長下鍋時,兩個筷子正好分別到達油條刮片(2)附近,筷子從油條刮片(2)刮下使油條和筷子分離則油條下鍋。固定油條托板(3)位于油炸鍋的前端,前推油條刺(5)的下方,沒于油面(6)下方0.5cm到2cm處傾斜安裝,油條托板(3)也可以是電熱板或液化氣加熱的板,其特征在于使油條面胚在翻滾前未完全沒入油脂中,使油條面胚更容易被炸開。固定油條托板(3)分下油條小孔區(qū)(11)和固定托板后區(qū)(12),孔可以是多種形式的孔,其特征在于小孔使剛下油條時油條不會粘在固定油條托板(3)上,孔的設計使油條面胚更好的和油脂接觸,傳導熱量。圓周中斷(4)是由感應器(13)、被感應端子(14)、轉軸(15)構成,也可以是在轉軸(15)的圓周內(nèi)平均分布多個感應器或被感應端子,其不限于安裝在單胚油條炸鍋的上面,也可以安裝在鍋體的支架上等任意位置,其特征在于在圓周周期內(nèi)當感應器(13)收到一個(或預設多個)感應信號時就會使前推油條刺(5)、后推油條刺(9)首次或每次都短暫停留在油炸鍋體(1)預設固定位置,利用圓周的特性,沒有開停機和電機失步帶來的困擾,有利于油條下鍋。感應器(13)為油條炸鍋傳動提供位置定位,通過電氣部分PLC控制步進電機或伺服馬達使傳動進行轉動和停止周期性運行,其特征在于為油炸鍋傳動部分提供停頓,當傳動部分運動到預設位置時,傳動停頓進行油條下鍋,前推油條刺(5)向前推送油條并防止相鄰兩根油條粘連,之后傳動向前運行一格再進行停頓,周而復始。雙面齒(7)受油條移動位置的控制,該動作是從油條面胚底部向上翻動油條,雙面齒(7)翻轉一次的時間為0.5-15s,間歇停頓占翻轉一次時間的0.5-0.95,間歇使油條面胚有足夠的時間從油條托板傳送到雙面齒(7)的前端,同時使剛被翻動過的油條面胚有足夠的時間從雙面齒(7)的后端逃離,從油條面胚底部向上翻動油條防止雙面齒(7)與油條面胚未炸制成熟部分粘連。下托條(8)為多根條形支撐(也可以是網(wǎng)狀、片狀),下托條(8)使油條面胚翻滾后不是浮在油脂上,而是受到下托條(8)的支撐,從而防止油條面胚因胚下光圓、部分油條面胚窄小等各種因素造成的打滾現(xiàn)象。雙面齒(7)與下托條(8)以及前推油條刺(5)、后推油條刺(9)、油條出鍋刺(10)均為刺狀,相互交叉運行而不發(fā)生碰撞(見圖5)。油炸鍋傳動部分依靠齒輪或鏈輪撮合,每下一根油條各走一格,雙面齒(7)翻轉半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皮常勝,未經(jīng)皮常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828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立式離心脫油機
- 下一篇:一種家用餃子皮制作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