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機非線性光學晶體用籽晶的生長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60821.5 | 申請日: | 2017-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842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3 |
| 發明(設計)人: | 曹麗鳳;滕冰;鐘德高;紀少華;馬玉哲;韓世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大學 |
| 主分類號: | C30B29/54 | 分類號: | C30B29/54;C30B7/08;G02F1/361 |
| 代理公司: | 青島高曉專利事務所37104 | 代理人: | 張世功 |
| 地址: | 266109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 非線性 光學 晶體 籽晶 生長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晶體生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籽晶的生長方法,尤其是一種有機非線性光學晶體用籽晶的生長方法,用于高質量有機晶體生長及光電子器件制備場合。
背景技術:
與目前研究的無機晶體(如LiNbO3、GaAs及InP)相比,有機非線性光學晶體(如(4-(4-二甲氨基苯乙烯基)甲基吡啶對甲苯磺酸鹽,簡稱DAST)、(4-(4-二甲氨基苯乙烯基)甲基吡啶2,4,6-甲基苯磺酸鹽,簡稱DSTMS)以及(2,3,4-羥乙基5,5-二甲基苯胺(2-亞乙基)丙二腈,簡稱OH1))具有較大的二階非線性光學系數、電光系數以及較低的介電常數,在高效太赫茲波的產生與探測、光電轉換、電光取樣、毫米波監測、倍頻及光學參數發生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另外,有機晶體的結構易裁剪,設計空間大,電子響應速度快,更能滿足未來超高寬帶光子器件的使用需求;而實現有機非線性光學晶體的應用的關鍵是制備出高質量、大尺寸晶體,但現有的晶體生長技術仍存在較難解決的問題,制約了晶體應用技術的進展。目前主要使用的有機晶體制備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自發成核法,另一種是籽晶法。利用自發成核法生長出的晶體質量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生成的晶核落在容器底部,隨著晶核長大,與底部容器的接觸面積變大,導致底部晶面溶液傳質過程進行不充分,易產生晶體缺陷;日本學者在容器底部放置刻有凹槽的斜板,能使部分晶核滑落在凹槽處直立生長,但仍然無法控制大部分晶核生成時的數量和位置,且在凹槽處生長的晶體還會受到與之接觸部分應力的作用,影響晶體質量?,F有技術中,中國專利CN103305919B公開了一種有機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生長方法,先將DAST晶體生長原料干燥后溶于無水甲醇溶液中,配制成DAST甲醇溶液,再將DAST甲醇溶液加熱過濾后轉入廣口瓶中;然后將聚四氟乙烯放入廣口瓶后密封廣口瓶;再將廣口瓶放置在密封的水浴加熱裝置中保溫后降溫,直至DAST晶體不再生長時,將DAST晶體取出,其能夠生長得到表面積較大且厚度較厚的DAST晶體,但晶體質量仍需進一步提高。籽晶法能夠生長出高質量、大尺寸晶體,但其關鍵是獲得高品質的籽晶,而獲得籽晶仍需采用上述自發成核法,通過降低生長溶液的溫度,使其在較大過飽和度下自發成核,但溶液中成核的數量和位置難以有效控制,且易產生晶核團聚,破壞單晶生長。因此,尋求簡便、高效、通用的籽晶制備方法仍是一項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尋求一種有機非線性光學晶體用籽晶的生長方法,解決自發成核過程中晶核品質和數量難以控制,晶核之間易粘連的難題,實現自發成核過程中晶核品質和數量可控,有效避免晶核之間的粘連,提高籽晶的品質。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涉及的有機非線性光學晶體用籽晶的生長方法,通過在飽和溶液中引入一定數量的晶核,誘導生成數量較多且分散性較好的晶核,并生長為形狀規則、品質較高的籽晶,有效改善自發成核法生長有機晶體的質量,增大晶體生長尺寸,其具體工藝制備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1)配制晶體生長溶液:將純度高于99.5%的有機晶體原料溶于有機溶劑中,攪拌均勻,配制成一定容量的晶體生長溶液,晶體生長溶液的容量不超過育晶缸的容積,其濃度為2~6g/100ml;其中,有機晶體原料為DAST、DSTMS和OH1中任意一種;有機溶劑為無水甲醇和無水乙醇中任意一種,純度為95%以上;
(2)抽濾:利用微孔濾膜抽濾步驟(1)中得到的晶體生長溶液,將濾液倒入育晶缸,加熱濾液,使其在高于平衡溫度5~15℃下保溫1~2天;
(3)育晶:將育晶缸中晶體生長溶液的溫度穩定在平衡溫度以上1~5℃,保溫10~24h;
(4)選取有機晶體薄片:利用自發成核法獲得有機晶體的微晶,從微晶中選擇形狀規整,無明顯宏觀缺陷的有機晶體薄片用于培育籽晶,有機晶體薄片的化學成分與有機晶體原料的組分一致,其尺寸為(0.5~2)×(0.5~2)×(0.05~0.1)mm3;
(5)放入有機晶體薄片:將步驟(3)中的晶體生長溶液以0.1~0.3℃/天的速度降溫,當溫度降至溶液亞穩區間內時,緩慢放入數顆步驟(4)中選取的有機晶體薄片,其顆數依據育晶缸容積及所配制的晶體生長溶液的濃度進行調整;
(6)制得籽晶:將步驟(5)中的晶體生長溶液以0.05~0.1℃/天的速度緩慢降溫,10~25天后得到數顆有機晶體的籽晶,有機晶體的籽晶的形貌規整,質量較高,有機晶體的籽晶的透過率大于65%,尺寸為(1~4)×(1~4)×(0.2~0.5)mm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大學,未經青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082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