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彈簧選配導向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51400.6 | 申請日: | 2017-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208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9 |
| 發明(設計)人: | 何學峰;黃怡;張雙生;史明星;楊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景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10 | 分類號: | B23P19/10;B23P19/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京市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導向機構 彈簧 選配 機械臂運動 自動化過程 定制托盤 機械部件 內圈彈簧 視覺系統 托盤支撐 外圈彈簧 下落位置 矯正 搭配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彈簧選配導向機構,包括外簧導向機構、內簧導向機構、定制托盤和托盤支撐機構;該發明通過內簧導向機構、外簧導向機構分別矯正了內圈彈簧和外圈彈簧下落位置的誤差,解決了自動化過程中由于視覺系統、機械臂運動以及其他機械部件的累計誤差導致彈簧搭配過程無法順利進行的不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自動化領域,特指一種彈簧選配導向機構。
背景技術
鐵路列車的組裝和檢修過程中,檢測搖枕彈簧、減震彈簧等彈簧的規格并基于檢測信息進行選配選組是一項常規工作。彈簧的選配組裝主要依靠人工完成,通常是完成一組合格的外簧和內簧嵌套工作,工作強度大且勞動效率低。
采用基于機器視覺和機械臂的自動化方案替代人工選配彈簧能夠提高選配組裝效率,但是由于內外圈彈簧之間的間隙很小,來自視覺系統、機械臂運動以及其他機械部件的累計誤差會導致內簧和外簧之間在選配組裝時由于定位誤差而發生碰撞,從而無法順利組裝。
發明內容
根據以上不足,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彈簧選配導向機構。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彈簧選配導向機構,包括外簧導向機構、內簧導向機構、定制托盤和托盤支撐機構;所述外簧導向機構包括外簧導向板和外簧導向板支撐機構;所述內簧導向機構包括內簧導向板和內簧導向板支撐機構;所述外簧導向板位于所述定制托盤的上方,所述內簧導向板位于所述定制托盤的下方;所述外簧導向板上設有兩端開口的空心導向套筒,所述導向套筒內部直徑從上到下逐漸減小,引導從所述導向套筒的上方落下的外簧滑入所述定制托盤的準確放置位置;所述內簧導向板上設有導向柱,所述定制托盤上設有與所述導向柱位置相互對應的圓孔,放置內簧時所述導向柱穿過所述圓孔上升至所述定制托盤的上方;所述導向柱直徑從上到下逐漸增大,引導從所述導向柱的上方落下的內簧滑入所述定制托盤的準確的放置位置。
所述外簧導向板支撐機構為伸縮氣缸。
所述內簧導向板支撐機構包括皮帶、升降輪、升降氣缸和輔助輪,所述皮帶的兩端固定并分別位于所述內簧導向板的兩側,所述皮帶繞過所述升降輪和所述輔助輪,所述升降氣缸安裝在所述升降輪底部,用于帶動所述升降輪升降,所述輔助輪為兩個,所述輔助輪安裝在所述內簧導向板的底部,所述升降輪上升時,所述皮帶帶動所述輔助輪上升,所述升降輪下降時,所述皮帶帶動所述輔助輪下降。
本發明通過內簧導向機構、外簧導向機構分別矯正了內圈彈簧和外圈彈簧下落位置的誤差,解決了自動化過程中由于視覺系統、機械臂運動以及其他機械部件的累計誤差導致彈簧搭配過程無法順利進行的不足,同時,彈簧導向板的高度可調整,能夠適用于多種彈簧裝配場合。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外簧導向機構1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內簧導向機構2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是內簧導向機構2的正視圖;
附圖5是定制托盤3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彈簧選配導向機構,如圖1所示,包括外簧導向機構1、內簧導向機構2、定制托盤3和托盤支撐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景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景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514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