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汽車CAN網絡異常檢測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49377.7 | 申請日: | 2017-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781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俊兵;盛旺;王冬;陳一軍;何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雅駿新能源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40 | 分類號: | H04L12/40;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袁春曉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汽車 can 網絡 異常 檢測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電動汽車領域,公開了一種電動汽車CAN網絡異常檢測方法。包括以下過程:整車控制器配置多個CAN網絡,CAN網絡中包括第一CAN網絡,將動力相關的控制器配置到第一CAN網絡的節點上;檢測到報文時,判斷是否是整車控制器與第一CAN網絡之間的報文傳送;如果是,則采用接收發送報文ID的方式檢測是否有外界設備發送虛擬報文;如果不是,則判斷整車控制器是否存在報文發送故障,如果存在則斷開數據終端電源,如果斷開電源后故障恢復,則判定為數據終端受到外網入侵,如果不存在則判定為CAN網絡接入入侵設備。該方案對芯片的運算能力要求低;第一CAN網絡能立即的發出故障信息,滿足動力設備的實時性要求。還公開了一種電動汽車CAN網絡異常檢測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汽車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電動汽車CAN網絡異常檢測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電動汽車的各電控部件(如微控制單元MCU、電池管理系統BMS、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制動防抱死系統ABS、儀表控制器等)通過CAN網絡與VCU連接,實現相互之間的通信,CAN網絡設計之初沒有考慮信息安全,容易受到惡意的攻擊,威脅車輛安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汽車通過數據終端等設備連接互聯網已成為趨勢,這些聯網的電子設備都可能成為黑客入侵車輛CAN網絡系統的途徑。
傳統的方法中,發送端采用AES加密算法,對CAN報文的數據進行加密,接收端對報文的加密數據進行解析,過濾掉異常數據。但是算法過于復雜,對控制器芯片運算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該方法延時時間較長,很難滿足動力CAN網絡的實時性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電動汽車CAN網絡異常檢測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動汽車CAN網絡異常檢測方法,具體包括以下過程:
步驟1、整車控制器配置多個CAN網絡,多個CAN網絡中包括第一CAN網絡,將動力相關的控制器配置到第一CAN網絡的節點上;
步驟2、檢測到報文時,判斷是否是整車控制器與第一CAN網絡上的控制器之間的報文傳送;
步驟3、如果是整車控制器以及第一CAN網絡上的控制器之間的報文傳送,
則采用接收發送報文ID的方式檢測是否有外界設備發送虛擬報文;
步驟4、如果不是整車控制器以及第一CAN網絡上的控制器之間的報文傳送,則判斷整車控制器是否存在報文發送故障,如果存在則斷開數據終端電源,如果斷開電源后故障恢復,則判定為數據終端受到外網的入侵,如果不存在則判定為CAN網絡接入入侵設備。
進一步的,所述多個CAN網絡還包括第二CAN網絡和第三CAN網絡,將控制相關的車載充電機和DCDC控制器配置在所述第二CAN網絡,將數據終端、儀表以及BMS配置在第三CAN網絡。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3的具體過程為:步驟31、如果是整車控制器以及第一CAN網絡上的控制器之間的報文傳送,則配置發送端和接收端的報文ID;步驟32、判斷發送端是否接收到配置的報文ID,如果是則判定為外接設備虛擬報文入侵;步驟33、整車控制器發出報警信息,作出停車操作。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4還包括以下過程:如果斷開電源后故障不恢復,則判斷整車控制器與微控制單元是否發生通信故障;如果是則判定為第一CAN網絡受到外接設備入侵,電機調整為限功率模式直至車輛停止;如果不是則判定為第二CAN網絡和第三CAN網絡受到外界設備入侵,整車控制器發送限功率指令,電機調整為限功率模式直至車輛停止。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電動汽車CAN網絡異常檢測裝置,具體包括:
整車控制器,所述整車控制器分別連接了第一CAN網絡、第二CAN網絡和第三CAN網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雅駿新能源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成都雅駿新能源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937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