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感應器裝配機及其裝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41200.2 | 申請日: | 2017-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9793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7 |
| 發明(設計)人: | 魏高軍;謝建云;高峰磊;梁永康;吳棟;黃嘉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市川上智能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91 | 分類號: | B65G47/91;B65G43/00;B65H37/04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王前明 |
| 地址: | 528400 廣東省中山市火炬開發區科***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感應器 裝配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感應器裝配機及其裝配方法,其技術方案的要點是包括有機臺,所述機臺上設有用于放置第一托盤的第一物料區和第二物料區、用于放置第二托盤的第三物料區和第四物料區,所述第一托盤內裝有多個感應器殼體,所述第二托盤內裝有多個芯片,所述感應器殼體和所述芯片通過膠單元粘接連接形成感應器;所述機臺上設有用于吸取感應器殼體轉運以粘接膠單元并進一步粘接芯片的第一機械手、用于吸取粘接好的感應器轉運至檢測區檢測的第二機械手,可以實現自動化裝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提高了裝配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感應器裝配機及其裝配方法。
【背景技術】
現在的感應器裝配及檢測都是手動進行,效率低下,裝配質量也不高。
本發明就是基于這種情況作出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自動裝配轉運感應器并進行檢測的感應器裝配機及其裝配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感應器裝配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機臺1,所述機臺1上設有用于放置第一托盤2的第一物料區33和第二物料區34、用于放置第二托盤3的第三物料區35和第四物料區36,所述第一托盤2內裝有多個感應器殼體401,所述第二托盤3內裝有多個芯片402,所述感應器殼體401和所述芯片402通過膠單元403粘接連接形成感應器4;所述機臺1上設有用于吸取感應器殼體401轉運以粘接膠單元403并進一步粘接芯片402的第一機械手5、用于吸取粘接好的感應器4轉運至檢測區7檢測的第二機械手6。
如上所述的感應器裝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臺1上設有用于 將所述第一托盤2夾緊并從第一物料區33轉運至第二物料區34的第一夾爪31、用于將第二托盤3夾緊并從第三物料區35轉運至第四物料區36的第二夾爪32;所述第一物料區33和第二物料區34上的第一托盤2通過兩個聯動的第一絲桿傳動機構41帶動升降,所述第三物料區35和第四物料區36上的第二夾爪32通過聯動的第二絲桿傳動機構42帶動升降。
如上所述的感應器裝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臺1上設有雙面膠粘接裝置,所述雙面膠粘接裝置包括有豎直設在機臺1上的固定板10,在所述固定板10上設有用于安裝雙面膠卷8的放料輥11,所述雙面膠卷8包括有膠片802及覆在膠片802上的雙面膠帶801,所述雙面膠帶801上設有多個用于與感應器殼體401粘接的膠單元403,在所述固定板10上還設有為雙面膠卷8提供張力的第一導向輥12、為膠片802提供張力的第二導向輥13、膠片收料輥40、用于帶動雙面膠帶801運動的第一仿形齒輥14和第二仿形齒輥15、第三導向輥16以及雙面膠收料輥17。
如上所述的感應器裝配機,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膠單元403上設有多個孔,所述第一仿形齒輥14和所述第二仿形齒輥15周向設有多個能夠嵌入膠單元403孔內的仿形齒18,相鄰兩個仿形齒18之間的間距等于相鄰兩個膠單元403孔的間距,在所述第一仿形齒輥14和所述第二仿形齒輥15之間設有粘接區19,在該粘接區19上設有便于按壓粘接的柔軟物。
如上所述的感應器裝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區7上設有多 個用于檢測感應器4的檢測裝置,所述檢測裝置包括有兩個能夠閉合夾緊感應器4的夾板21,閉合狀態下的夾板21中部形成有用于夾緊感應器4進行檢測的夾槽37,所述夾板21的下方設有用于驅動夾板21運動的第三驅動裝置,第三驅動裝置包括有設在兩個夾板21正下方的齒輪22,在齒輪22相對的兩側設有能被齒輪22驅動作相向或相反運動的齒條塊23,每個所述夾板21通過固定在齒條塊23上的導向柱24軸向定位。
如上所述的感應器裝配機,其特征在于:在齒條塊23與夾板21之間設有檢測器25,每個所述導向柱24上套有彈簧38,在所述檢測區7的上方設有檢測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市川上智能設備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市川上智能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12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鋼軋制方法
- 下一篇:一種短流程軋制制備超塑性鎂合金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