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實時監(jiān)控乳狀液相分離過程的核磁共振空間分辨譜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140083.8 | 申請日: | 2017-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7010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崔曉紅;游夢婷;韋芝良;楊健;陳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4/08 | 分類號: | G01N24/08 |
| 代理公司: | 廈門南強之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馬應森 |
| 地址: | 361005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實時 監(jiān)控 乳狀液 分離 過程 核磁共振 空間 分辨 方法 | ||
實時監(jiān)控乳狀液相分離過程的核磁共振空間分辨譜方法,涉及核磁共振波譜學檢測方法。用等體積的水和油加一定量的乳化劑并用渦旋振蕩器進行充分震蕩混合;轉移到核磁管中,在核磁共振波譜儀上導入事先編譯好的快速空間分辨NMR譜脈沖序列;設置脈沖序列參數(shù)和采樣參數(shù),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最后當采樣完成后,進行相關的數(shù)據(jù)后處理,提取不同空間位置的高分辨1H NMR譜,對譜圖中的油信號強度進行積分,通過分析不同空間位置上信號強度的演化規(guī)律可得到樣品的穩(wěn)定分層時間和乳化層厚度。所用脈沖序列為一種基于局部均勻的快速化學位移成像方法,利用該方法可同時獲得不均勻乳狀液系統(tǒng)不同空間位置的高分辨率一維(1D)1H NMR譜。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波譜學檢測方法,尤其是涉及實時監(jiān)控乳狀液相分離過程的核磁共振空間分辨譜方法。
背景技術
乳狀液是由兩種不混溶液體制成的亞穩(wěn)態(tài)膠體,一種液體在表面活性劑的存在下分散在另一種液體中。由于增強親脂性成分的溶解性和生物活性的優(yōu)點,O/W乳狀液已廣泛用于各種領域,包括食品(Lobato-Calleros等人,2008;Relkin,Shukat,Peyronel,和Meneau,2014)和制藥工業(yè)等(Kabri,Arab-Tehrany,Belhaj,&Linder,2011;Onuki,Kida,F(xiàn)unatani,Hayashi,&Takayama,&Zhong,2015)。了解乳狀液的形成過程對于理解乳液的穩(wěn)定性和相分離進程具有重要意義。研究乳狀液結構和動力學的傳統(tǒng)方法包括光散射(vanGruijthuijsen,Rufier,Phou,Obiols-Rabasa,&Stradner,2012;Warisnoicharoen,Lansley,&Lawrence,2000)顯微鏡,(Vakarelski等,2010)電導率測量(Charin,F(xiàn)arias,Tavares,&Nele,2016)和流變技術(Alam&Aramaki,2008)等。這些方法可提供包括乳液中液滴尺寸分布,乳液形態(tài),乳液穩(wěn)定性及乳液流變性的相關信息。長久以來,核磁共振光譜一直作為一個強大且通用的方法在分子水平上對化學和生物代謝各領域進行分析(Johns,2009)。對于乳狀液來說,NMR是一種非侵入的方法,通過脈沖梯度場技術(PFG)可量化分子自擴散從而測量得到乳狀液的液滴尺寸分布,這種方法能夠處理非常高濃度的乳狀液的液滴測量問題(Vermeir等人,2016),而這種精細的測量用其他方法無法做到。除了乳液的液滴尺寸分布測量,一維氫譜(1H NMR)也被用于鑒別和量化水包油乳液在量化過程中的氧化產物(Jia,Shin&Lee,2015)。另一項研究也展示了包括核磁共振成像技術(MRI)及定域譜技術(MRS)在內的核磁共振技術(MR)在無損檢測水包油乳化配方配制成的乳霜時的成果(Onuki等人,201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大學,未經廈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008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