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救助溺水者的智能型無人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35005.9 | 申請日: | 2017-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6469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泉州臺商投資區華林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C9/01 | 分類號: | B63C9/01;B63C9/22;B64C27/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臺商投***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救助 溺水 智能型 無人機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救助溺水者的智能型無人機,包括救援裝置,救援裝置包括總氣管、若干支管和若干救援單元,救援單元包括伸縮裝置,伸縮裝置包括外殼,外殼內設有伸縮組件,伸縮組件包括第三驅動電機和伸縮單元,伸縮單元包括第三驅動軸和套管,總氣管內設有若干通氣單元,通氣單元包括第二驅動電機、緩沖塊、驅動框架、連桿和堵塞塊,該用于救助溺水者的智能型無人機由于救生圈處于無氣狀態,從而減小了無人機飛行時受到的阻力,使其能快速飛向溺水者,并通過通氣單元使氣泵對救生圈進行充氣,利用伸縮裝置完成救生圈的投放,不僅如此,該無人機一次可攜帶多個救生圈對多名溺水者進行救助,從而大幅度縮短了救援時間,提高而設備的實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人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救助溺水者的智能型無人機。
背景技術
無人駕駛飛機,簡稱無人機(UAV),是一種處在迅速發展中的新概念武器裝備,其具有機動靈活、反應快速、無人飛行、操作要求低的優點。無人機通過搭載多類傳感器,可以實現影像實時傳輸、高危地區探測功能,是衛星遙感與傳統航空遙感的有力補充。目前,無人機的使用范圍已經擴寬到軍事、科研、民用三大領域,具體在電力、通信、氣象、農業、海洋、勘探、攝影、防災減災、農作物估產、緝毒緝私、邊境巡邏、治安反恐等領域應用甚廣。
在河流內發現有溺水者后,當溺水者距離河岸或船只距離較遠時,為了實現快速救援,此時也可以通過遙控無人機搭載救生圈飛行至溺水者上方后,投放救生圈進行救援。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救生圈在充氣后體型較大,導致無人機在搭載其飛行時受到的空氣阻力和風的阻力較大,進而降低了無人機的飛行速度,從而延長了救援時間,增加了溺水者死亡的概率,同時,由于充氣的救生圈體型較大的原因,使得無人機僅能搭載一個救生圈,當河流內出現多名溺水者時,需要投放多個救生圈,無人機來回飛行并安裝救生圈也會延長救援時間,增加其他溺水者的死亡概率,從而導致無人機在實際救援過程中,實用性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救助溺水者的智能型無人機。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救助溺水者的智能型無人機,包括主體、救援裝置、兩個第一連接框架和若干飛行單元,所述飛行單元周向均勻分布在主體的外周,所述救援裝置設置在主體的下方,兩個所述第一連接框架分別設置在救援裝置的兩側,所述救援裝置分別通過兩個第一連接框架與其中兩個飛行單元連接;
所述救援裝置包括氣泵、通氣管、總氣管、若干支管和若干救援單元,所述氣泵和通氣管均設置在總氣管的上方,所述氣泵通過通氣管與總氣管連通,所述支管和救援單元均設置在總氣管的下方,所述支管的數量和救援單元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所述支管與總氣管連通;
所述救援單元包括伸縮裝置、救生圈和兩個第二連接框架,所述伸縮裝置設置在支管上,所述救生圈設置在支管的下方且與支管連通,兩個所述第二連接框架設置在支管的兩側,所述第二連接框架的豎向截面的形狀為L形;
所述伸縮裝置包括外殼和兩個滑桿,所述外殼固定在支管上,兩個所述滑桿分別設置在外殼的兩側,所述滑桿的一端與第二連接框架固定連接,所述滑桿的另一端設置在外殼內,所述外殼內設有伸縮組件,所述伸縮組件包括第三驅動電機和設置在第三驅動電機兩側的伸縮單元,所述伸縮單元與滑桿固定連接,所述伸縮單元包括第三驅動軸和套管,所述第三驅動電機與第三驅動軸傳動連接,所述套管套設在第三驅動軸上且與滑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驅動軸的外周上設有外螺紋,所述套管內設有內螺紋,所述套管內的內螺紋與第三驅動軸上的外螺紋相匹配;
所述總氣管內設有若干通氣單元,所述通氣單元的數量與支管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所述通氣單元包括第二驅動電機、緩沖塊、驅動框架、連桿和堵塞塊,所述驅動框架的豎向截面的形狀為U形,所述驅動框架設置在第二驅動電機和緩沖塊之間,所述第二驅動電機與驅動框架傳動連接,所述連桿的一端與驅動框架鉸接,所述連桿的另一端與堵塞塊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泉州臺商投資區華林設計有限公司,未經泉州臺商投資區華林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3500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化海上救援機器人
- 下一篇:一種海上搜救器及搜救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