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天線模塊及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29121.X | 申請日: | 2017-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4859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1 |
| 發明(設計)人: | 熊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10 | 分類號: | H01Q13/10;H01Q1/24;H01Q1/50;H01Q1/44;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陳蕾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區清河***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線 模塊 電子設備 | ||
本公開提供一種天線模塊及電子設備,其中,天線模塊包括:金屬邊框、饋電耦合枝節;饋電耦合枝節的長邊與金屬邊框的內側邊間隔有預設距離;饋電耦合枝節和中框并行設置于電子設備的顯示模組和主板之間;饋電耦合枝節鄰近斷縫的第一端與主板的接地部電連接,形成天線模塊的第一接地點;饋電耦合枝節上設置有接觸點,通過接觸點與主板的射頻模塊電連接,形成天線模塊的饋電點;與饋電耦合枝節的第二端鄰近的中框連接部件,形成天線模塊的第二接地點;金屬邊框的側邊與饋電耦合枝節上方對應顯示模組部位的側邊之間開設有縫隙。采用本公開提供的天線模塊可以提高設備的天線性能,增強電子設備的美觀度。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天線模塊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當下的電子設備出于美觀等因素考慮,大多采用金屬邊框或金屬殼體結構,即除了正面的屏幕,整機的邊框和/或后蓋均為金屬,使得整機金屬質感十足,增強外觀表現力,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強結構強度。但是,上述金屬邊框或殼體結構會極大地縮小天線的凈空,從而給天線設計帶來很大困難。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有天線的地方將金屬邊框切斷,使天線信號不會被金屬邊框完全阻隔,獲得與外界相通的輻射空間。同時在切斷處用非金屬材料填充,從而給天線留有一定凈空,使得天線可以將信號輻射出去。但是如果對金屬邊框進行單邊切斷,若手握到切斷處,會導致天線性能急劇下降,并且上述結構設計會影響設備的美觀度。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公開提供一種天線模塊及電子設備,以解決相關技術中的不足。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天線模塊,設置于電子設備中,所述天線模塊包括:開設有斷縫的金屬邊框、饋電耦合枝節;
所述饋電耦合枝節為條狀金屬結構,所述饋電耦合枝節的長邊與所述金屬邊框的內側邊間隔有預設距離;
所述饋電耦合枝節和所述電子設備的中框并行設置于所述電子設備的顯示模組和主板之間;其中,所述中框的上方承載所述顯示模組,下方連接所述主板,所述中框的側邊通過中框連接部件與所述金屬邊框的側邊連接;
所述饋電耦合枝節鄰近所述斷縫的第一端與所述主板的接地部電連接,形成所述天線模塊的第一接地點;
所述饋電耦合枝節上設置有接觸點,通過所述接觸點與所述主板的射頻模塊電連接,形成所述天線模塊的饋電點;
與所述饋電耦合枝節的第二端鄰近的中框連接部件,形成所述天線模塊的第二接地點;
所述金屬邊框的側邊與所述饋電耦合枝節上方對應顯示模組部位的側邊之間開設有縫隙。
可選的,所述接觸點將所述饋電耦合枝節分為第一耦合枝節和第二耦合枝節,其中,所述接觸點與所述第一端之間的枝節構成第一耦合枝節;所述接觸點與所述第二端之間的枝節構成第二耦合枝節。
可選的,所述第二耦合枝節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耦合枝節的長度。
可選的,饋入信號通過所述第一耦合枝節和所述第二接地點與所述斷縫之間的金屬邊框耦合,激勵GPS頻段的諧振。
可選的,饋入信號通過所述第二耦合枝節和所述第二接地點與所述斷縫之間的金屬邊框耦合,激勵WIFI頻段的諧振。
可選的,所述縫隙開設于所述電子設備的正面,與所述電子設備的顯示模組注塑連接。
可選的,所述饋電耦合枝節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接地點之間連接有匹配電路。
可選的,所述匹配電路包括:電容和/或電感。
可選的,所述縫隙的寬度范圍為:0.5mm~3mm。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所述電子設備包括:顯示模組、中框、主板、天線模塊,其中,所述天線模塊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912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