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氰廢水的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27229.5 | 申請日: | 2017-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4640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4 |
| 發明(設計)人: | 楊勇;耿翠玉;張鵬昊;周棟;遲娟;俞彬;楊春芳;楊超;李璐 | 申請(專利權)人: | 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博天環境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劉繼富;王春偉 |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廢水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含氰廢水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調節含氰廢水的pH值至2?4;使加壓氣體與廢水逆向接觸;對廢水進行紫外光?臭氧聯合催化氧化處理;將廢水置于一級貯水池中調節pH值至弱堿性,將廢水置于一級生物接觸氧化池中進行好氧接觸氧化處理;將廢水置于二級貯水池中調節pH值至弱堿性;對廢水進行臭氧催化氧化處理;將廢水置于三級貯水池中;將廢水置于二級生物接觸氧化池中進行好氧接觸氧化處理;將廢水置于豎流沉淀池中,沉淀處理;將廢水置于四級貯水池中如COD值低于50mg/L,則外排。吹脫后氣體進入堿液吸收裝置,尾氣進入紫外光氣體氧化室中進行處理,廢氣中CN?濃度檢測不出后外排。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含氰廢水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工業含氰廢水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金礦、冶金、石化、電鍍、有機合成、印染、氮肥及煤氣工業;含氰廢水中往往還含有高濃度的游離氰化物以及金屬氰化絡合物,具有劇毒,是備受關注的廢水類型之一。
目前常采用堿性氯化法、臭氧處理法、高溫水解法、膜生物反應器法、微生物處理法、生物化學法等技術對含氰廢水進行處理。這些含氰廢水處理工藝主要存在處理不完全、產生二次污染、成本高、處理周期長、無法回收氰化物或金屬、工藝不夠完善和適應性差等缺陷。因此要求根據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處理措施,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酸化法的原理是用硫酸或二氧化硫將廢水酸化至pH=2.8-3.0,使金屬氰絡合物分解生成HCN。因HCN的沸點僅為25.6℃,所以當向廢水中充氣時HCN 極易揮發,揮發出來的HCN用堿液NaOH吸收并返回浸金使用。從而可以實現氰的回收再利用。缺點是處理后廢水含氰達不到排放要求,需進行二次處理,處理成本和投資較高。因此,現在亟需一種新式的、不需要二次處理就可以達到排放標準的含氰廢水的處理方法。
發明內容
現有的各含氰廢水處理方法如下:
酸化法:酸化法的原理是用硫酸或二氧化硫將廢水酸化至pH=2.8-3.0,使金屬氰絡合物分解生成HCN。因HCN的沸點僅為25.6℃,所以當廢水與氣體接觸時,氰化氫(HCN)極易揮發,揮發出來的HCN用堿液,例如NaOH吸收后,可以回收再利用。
光催化降解法:光催化降解法是一種很有前途的含氰廢水處理方法。該方法是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利用紫外光/太陽光輻射將氰化物降解為危險性較小的物質。采用TiO2-MnO2-C催化體系可以產生較佳的催化效果。
臭氧催化氧化法:臭氧(O3)氧化氰化物是利用O3作為氧化劑將氰化物氧化的方法,在堿性廢水中,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產生游離氧,從而將CN-氧化為無毒物質。此外,O3產生的游離氧可以將大分子有機物氧化為小分子有機物,提高廢水的B/C比,還可以將部分小分子有機物徹底氧化為無機物,降低廢水的COD含量。
好氧接觸氧化法:其采用常規微孔曝氣池加生物接觸氧化法,微孔曝氣充氧能力和氧利用率均比較高,生物接觸氧化法中,性污泥附在填料表面,不隨水流動,因生物膜直接受到上升氣流的強烈攪動,不斷更新,從而提高了凈化效果。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處理時間短、體積小、凈化效果好、出水水質好而穩定、污泥不需回流也不膨脹、耗電小等優點。基于上述各含氰廢水的處理方法,本發明提供一種含氰廢水的處理方法,以實現在處理含氰廢水時,不需要二次處理就可以達到排放標準。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含氰廢水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調節含氰廢水的pH值至2-4;
(2)使加壓氣體與步驟(1)處理后的含氰廢水逆向接觸,對廢水進行淋洗吹脫處理;所述加壓氣體壓力為0.12-0.15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博天環境工程(北京)有限公司,未經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博天環境工程(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722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