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風電場風速預測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27025.1 | 申請日: | 2017-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200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4 |
| 發明(設計)人: | 何廷一;吳水軍;李勝男;彭俊臻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Q10/04 | 分類號: | G06Q10/04;G06N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63 | 代理人: | 逯長明,許偉群 |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場 風速 預測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風電場風速預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風電場風速預測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風力發電是新能源發電的主要來源,隨著風力發電技術的成熟,風電場在電力發電系統中所占的比例不斷增加。然而,由于風能存在間歇性與隨機性,不利于調整調度計劃,導致風電場對整個電力系統運行狀態的影響較大,進而對電力系統控制的穩定性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對風電場風速的預測技術變得尤為重要,如果能夠對風電場風速進行準確的預測,便可在調整調度計劃、有效減輕風電場對整個電力系統的不利影響、減少電力系統運行成本和旋轉備用、提高風電穿透功率極限等方面發揮較好的作用,并且有利于在開放的電力市場環境下,正確制定電能交換計劃。
目前,國內外學者均對風電場風速的預測技術做出過諸多研究,風電場風速預測方法主要分為物理方法與統計方法兩大類。近年來,如模糊邏輯、人工神經網絡等智能方法,均在風速預測中得到廣泛應用。現有的風電場風速預測方法,通常通過建立自回歸滑動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 Model,ARMA模型),或者采用BP神經網絡(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模型與自回歸滑動平均模型相結合的方法,對風電場風速進行預測。
然而,采用單一的自回歸滑動平均模型,或者采用BP神經網絡模型與自回歸滑動平均模型相結合的預測方法中,所使用的數學模型只考慮了影響風速變化的主要因素,而忽略了許多次要因素,導致預測結果存在較大的誤差,風速預測精度較低。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風電場風速預測方法及裝置,以解決現有的風電場風速預測方法,風速預測精度較低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風電場風速預測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風電場多個連續歷史日的歷史風速數據,根據所述歷史風速數據,建立BP神經網絡預測模型;
根據所述BP神經網絡預測模型,得到風電場中,所述多個連續歷史日之后的下一個預測日的風速預測初始曲線;
根據所述風速預測初始曲線和所述自回歸滑動平均誤差模型,得到誤差序列信號;
判斷所述誤差序列信號是否是平穩信號;
如果所述誤差序列信號是平穩信號,則求取所述誤差序列信號的方差;
判斷所述方差是否小于預設方差;
如果所述方差小于所述預設方差,則輸出所述風速預測初始曲線,作為所述預測日的風電場風速預測結果。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判斷所述誤差序列信號是否是平穩信號,包括:
根據所述誤差序列信號,獲取如下函數:
{x(t)}(-∞<t<+∞);
εx(t)=E[x(t)];
r(t1,t2)=E[x(t1)x(t2)];
其中,x(t)為信號樣本,εx(t)為t時刻的信號樣本的平均函數,r(t1,t2)為自相關函數;
判斷εx(t)與r(t1,t2)是否為時變函數;
如果εx(t)與r(t1,t2)是時變函數,則判定所述誤差序列信號是平穩信號。
結合第一方面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求取所述誤差序列信號的方差的步驟,采用如下公式求取所述誤差序列信號的方差:
D(x(t))=E{[x(t)-E(x(t))]2};
其中,D(x(t))是所述誤差序列信號的方差。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判斷所述誤差序列信號是否是平穩信號之后,包括:
如果所述誤差序列信號不是平穩信號,則獲取風電場多個連續歷史日的歷史風速數據,根據所述日歷史風速數據,建立BP神經網絡預測模型。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判斷所述方差是否小于預設方差之后,包括:
如果所述方差大于或等于所述預設方差,則根據所述風速預測初始曲線,建立自回歸滑動平均誤差模型。
第二方面,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風電場風速預測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702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智能茶包
- 下一篇:一種智能行程規劃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