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雜多酸、MOF及中空分子篩三元復合脫硫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26634.5 | 申請日: | 2017-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515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趙建社;李斯文;高瑞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建社;高瑞民 |
| 主分類號: | B01J31/18 | 分類號: | B01J31/18;B01J27/188;C10G2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譽鑫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68 | 代理人: | 劉玲玲 |
| 地址: | 71000***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雜多 mof 中空 分子篩 三元 復合 脫硫 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脫硫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雜多酸、MOF及中空分子篩三元復合脫硫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化學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能源使用率的不斷提高,石油消費量大幅增長,在產生各種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面臨著許多環境污染的嚴重后果。
因此,液態烴燃料脫硫技術的研究已成為科研工作者近年來深入探究的重要課題。
液態烴燃料作為一種必要的生活生產資源,其燃燒后產生的大量硫氧化物(以SO2為主)直接排放到空氣中,以酸性沉降(即酸雨)的形式落至地面,腐蝕土壤、水體和建筑物,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由于機動車數量的逐年飆升,尾氣排放成為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從另一角度來看,汽柴油燃燒后排放的SO2可以使汽車尾氣轉換器中催化劑的活性和壽命大大減少,也會腐蝕發動機機械部件。此外,硫含量的高低會直接影響汽車尾氣中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量。
鑒于我國對原油質量水平的要求,加之我國現有脫硫技術的限制,要想得到超低或者無硫的原油對我們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與難題。
現如今,環境污染問題迫在眉睫,各國也紛紛制定嚴格的硫含量排放標準,探究各種脫硫方法實現深度脫硫已經成為必須要攻克的重要問題。
1934年英國曼徹斯特的Bragg小組的年輕物理學家J.F.Keggin首次提出了Keggin型雜多酸構型,開始了對雜多酸及其應用的研究。
直到現在,國內外仍有許多化學工作者對雜多酸類催化劑的脫硫性能進行研究,主要是將雜多酸通過化學作用或物理吸附作用固載在高分子化合物上,形成具有高效脫硫作用的脫硫劑。
但是相比之下,我國的技術仍然相對滯后,本發明將會縮短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差距,為我國科學的發展提供可靠的基礎和保障,并使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能在國際領域占有一席之地,這不僅具有明確的社會經濟效益,還具有深遠的國際政治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脫硫效率更高的雜多酸、MOF及中空分子篩三元復合脫硫催化劑及其簡單、易控的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雜多酸、MOF及中空分子篩三元復合脫硫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tep1:制備鎢取代的磷鉬Keggin型雜多酸H3PMo12-xWxO40·nH2O或其金屬鹽,其中,鎢取代的磷鉬Keggin型雜多酸H3PMo12-xWxO40·nH2O記為POM,其金屬鹽記為M-POM,x=2、4、6、8、10,n=14;
Step2:以Cu(NO3)2、POM或M-POM、(CH3)4NOH·5H2O、均苯三酸和中空分子篩為原料,采用一鍋法水熱合成雜多酸、MOF及中空分子篩三元復合脫硫催化劑,其中,水熱合成的工藝條件為:
30min內升溫到180℃,保持16h后以1.25℃/min的速率降溫至30℃,最后抽濾烘干得淡藍色粉末狀產物。
前述的雜多酸、MOF及中空分子篩三元復合脫硫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1中,以Na2HPO4、Na2MoO4·2H2O和Na2WO4·2H2O為原料來制備鎢取代的磷鉬Keggin型雜多酸H3PMo12-xWxO40·nH2O,具體的制備方法為:
(1)稱取Na2HPO4和Na2MoO4·2H2O,分別溶解于去離子水中,溶解均勻后進行混合,在90℃回流攪拌30min;
(2)稱取Na2WO4·2H2O,溶解于去離子水中,溶解均勻后加入至上述混合溶液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建社;高瑞民,未經趙建社;高瑞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663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