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在黃淮海地區砂姜黑土地上的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22862.5 | 申請日: | 2017-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469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金才;張銀萍;宋有洪;賀亮;張林;陳翔;魏鳳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A01C1/06;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譜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57 | 代理人: | 黃云鐸 |
| 地址: | 23003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淮海 地區 黑土 地上 玉米 大豆 復合 種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在黃淮海地區砂姜黑土地上的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玉米作為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年均需求量1.6億噸,供需缺口800萬噸左右。大豆是我國安全危機最大的作物,產需矛盾最為突出,年均需求量6000萬噸以上,供需缺口5000萬噸左右。我國人多地少,耕地面積十分有限,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是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加之大豆的比較效益低于玉米。今年來在東北、華北和黃淮糧豆主產區,玉米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大豆種植面積急劇下降,大豆進口不斷增加,2011年進口大豆5480萬噸,占當年糧食進口總量80%以上。玉增豆減已成為我國糧食主產區的一個新困局,妨礙著國家糧油安全和大豆產業健康發展,成為亟需解決的難題。協調發展玉米和大豆,對維護國家糧油安全、推動我國畜牧業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間套復種是充分利用資源、提高土地產出率的集約農業技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瑰寶。在人均耕地資源十分有限的國情條件下,特別值得對其創新發展。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是在傳統的玉米間混大豆和玉米間套甘薯的基礎上創新發展而來,采用寬窄行田間布置方式,充分利用邊行優勢,實現玉米、大豆帶狀間作套種,達到適應機械化作業、作物間和諧共生的一季雙收種植模式。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技術實現了玉米、大豆雙豐收,據2012年阜陽市穎泉區玉米大豆復合種植現場驗收結果,玉米平均畝產達到638.2千克,大豆平均畝產102.5千克,土地當量比達到2,土地產出率成倍提高,畝產值突破2000元。
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模式作為禾本科和豆科,C4和C3作物間套作的主要模式,生態效益顯著,是世界公認的最佳復合種植模式之一。該模式通過免耕秸稈覆蓋、根瘤固氮、分帶輪做等技術,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減輕了連作障礙,培肥了地力。據定點觀察,與傳統玉米-甘薯套作模式相比,土壤流失量和地表徑流量分別減少10.6%和85.1%,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5.56%,玉米和大豆土壤總氮分別提高4.11%和7.29%。套作大豆通過根瘤固氮,每畝減少尿素施用量4.4千克左右,氮肥利用率提高39%。這對有效保護耕地,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安徽省處于黃淮海地區,本省有大面積土地屬于砂姜黑土地,砂姜黑土地砂姜黑土大部分屬于低產土壤,由于農田基本建設差,農業生產管理不善以及生態條件不良,比如水災和旱災危害頻繁,加上土壤用養失調,有機質含量低,并且土壤質地過粘,結構不良和脹縮系數大等特征。因此,在砂姜黑土地上進行玉米大豆復合種植往往導致玉米的減產。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適合用在黃淮海地區,尤其是適合用在砂姜黑土地上的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技術及其在生產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方法可以在保證玉米單產不低于單作玉米的前提下,每畝增收大豆100千克以上,增效300-400元,實現玉米大豆糧油雙豐收。
本發明的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模式大幅度減輕了玉米和大豆的倒伏,達到農田土壤用養相結合。本發明的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方法采用免耕機直播,實現玉米大豆同播、同步化除,大幅度減少了用工量,深受農民歡迎。
黃淮海地區在此之前種植方式以大豆為主,目前以種植玉米為主,多收大豆,一畝地可以當兩畝地來用,收成至少可以達到一畝半地的產量。并且,大豆的種植可以培肥地力,達到養地、增產和增效的目的。
本發明所提供的黃淮海地區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方法,來源于生產經驗并能應用于生產,達到農田土壤用養相結合的目的。
當前安徽省主推的鄭單958、隆平206緊湊耐密植抗倒玉米品種和中黃13、皖豆28中早熟耐密植抗倒的大豆品種,此兩類品種邊行優勢明顯,適宜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
本發明的方法適應范圍廣,增產增收潛力巨大。凡是適宜種植玉米的地區均具備發展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條件。經逐步發展,可實現玉米大豆總產逐年增加,滿足我國未來的糧豆需求,有效解決糧油矛盾。
本發明另一種技術方案是,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采用寬窄行布局,寬行1.6-1.8米,足夠的寬度便于中小型農業機具進行田間作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農業大學,未經安徽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286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