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超橢圓曲線的輪盤異型孔結構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17739.4 | 申請日: | 2017-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710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郭海丁;韓佳欣;殷良偉;王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3 | 分類號: | G06F30/23;G06F30/17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賀翔 |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橢圓 曲線 輪盤 異型 結構設計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超橢圓曲線的輪盤異型孔結構設計方法,用于解決目前輪盤孔結構的孔邊應力集中問題,提高了設計結果的實用性,簡化了異型孔結構的設計過程。技術方案是采用超橢圓曲線對輪盤孔類結構進行改進;構建一種超橢圓異型孔多目標優化模型,使超橢圓異型孔輪廓同時滿足兩個優化目標:1)孔邊應力水平降低到設置水平2)孔形狀變化盡可能小以滿足傳力要求;該模型可通過優化獲得最佳設計。優化得到的超橢圓孔可按設計者需求將孔邊最大應力降低10%~20%,且異型孔輪廓形狀與先前圓孔的差異度較小,可滿足原有的裝配,保證傳力可靠。此外,該方法所需設計變量較少,異型孔輪廓的數學模型簡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航空發動機渦輪轉子部件的孔類結構優化設計領域,具體是一種基于超橢圓曲線的輪盤異型孔結構設計方法。
背景技術
航空發動機渦輪轉子部件工作環境惡劣,其輪盤幅板上的螺栓孔、通氣孔等孔類結構常因應力集中現象,產生孔邊裂紋,成為輪盤失效的一個重要原因。傳統措施如采用孔邊倒角、拋光、增加結構重量等方法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該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基于超橢圓曲線的輪盤異型孔結構設計方法,按結構使用需求降低孔邊應力,同時保證孔輪廓形狀變化盡可能小,以此滿足強度要求、裝配要求并保證可靠傳力。該方法所需設計變量較少,異型孔數學模型簡潔。
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定義超橢圓異型孔曲線方程。
式中,a、b為超橢圓曲線的半軸值,m、n為指數,其取值不同,超橢圓異型孔形狀不同,此發明中取m,n2,此時異型孔輪廓介于方孔和圓孔之間,更加符合輪盤孔類結構的實際設計要求。
步驟二、采用超橢圓參數方程運用有限元分析軟件進行參數化建模:
式中,θ為參數,sgn為符號判斷函數:
步驟三、構建超橢圓異型孔多目標優化模型:
minf{f1(σmax),f2(m,n)}; (4)
其中,優化設計變量m、n為超橢圓曲線指數;σmax=σmax(m,n)為設計點λ(m,n)對應的超橢圓孔孔邊最大主應力值,目標函數f1(σmax)代表孔邊應力降低程度;目標函數f2(m,n)代表超橢圓異型孔輪廓變化;upper和lower分別為曲線指數的上、下界;
目標函數f2(m,n)計算方法如方程如下所示:
f2(m,n)=S1-S0。 (6)
S1為超橢圓異型孔面積,S0為原圓孔面積。
步驟四、運用多目標優化方法對超橢圓異型孔優化模型進行尋優,最終得到異型孔輪廓優化結果。
本發明有益效果在于:
1、運用本發明得到的超橢圓異型孔結構,在不增加結構重量和影響其他結構的基礎上,按設計者需求應力目標,使孔邊應力降低10%~20%。
2、本發明運用多目標優化方法,得到的異型孔在滿足強度要求的前提下,輪廓尺寸改變最小,并保證了傳力可靠,設計穩健性較好。
3、超橢圓曲線異型孔數學模型結構簡潔,設計變量較少。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1773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