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存儲器的控制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14798.6 | 申請日: | 201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093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增強;楊誼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16 | 分類號: | G06F1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馮艷蓮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片選信號 訪問指令 模式參數 存儲器 使能 布線難度 信號輸出 指令需求 單板 輸出 申請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存儲器的控制方法及裝置,用以在控制屬于同一RANK的SDRAM執行訪問指令時降低布線難度、提高信號質量。方法包括:根據指令需求生成對兩個SDRAM的訪問指令,兩個SDRAM被鏡像固定于單板的兩側;根據訪問指令生成兩個片選信號,兩個片選信號中的第一片選信號用于使能兩個SDRAM中的第一SDRAM,兩個片選信號中的第二片選信號用于使能兩個SDRAM中的第二SDRAM;根據模式參數使兩個片選信號中的至少一個片選信號有效,模式參數用于指示兩個片選信號中每個片選信號的有效性;將訪問指令和第一片選信號輸出至第一SDRAM,將訪問指令和第二片選信號輸出至第二SDRAM。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存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存儲器的控制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存儲技術領域中,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SDRAM)憑借其高速率、高集成度和低成本的優勢成為眾多處理器芯片的首選。
當處理器對接SDRAM時,處理器中的片上系統(System On Chip,SOC)芯片通過發送符合電子元件工業聯合會(Joint Electron Device Engineering Council,JEDEC)協議的訪問指令實現對SDRAM的訪問。SDRAM在接收到訪問指令后是否執行該訪問執行,主要通過用于使能SDRAM的片選(Chip Select,CS)信號來指示。當SDRAM接收到的片選信號有效時,即對SDRAM進行使能,SDRAM執行接收到的訪問指令;當SDRAM接收到的片選信號無效時,SDRAM不執行接收到的訪問指令。通常,一個片選信號可用于使能屬于同一內存區域(即RANK)的SDRAM。屬于同一RANK的SDRAM可同時執行訪問指令,且在物理上共用地址線和控制線。
現有技術中,在使能屬于同一RANK的多個SDRAM時,通常在印刷電路板(PrintedCircuit Board,又稱為單板)上布線時將全部SDRAM集成在單板的一側,用一個片選信號來使能全部SDRAM,即用該片選信號來指示SDRAM是否執行接收到的訪問指令。由于屬于同一RANK的SDRAM在物理上共用地址線和控制線,因此,當把屬于同一RANK的SDRAM排布在單板同一側時,會提高布線難度,而且信號之間的串擾或噪聲等也會造成信號質量的下降。
綜上,現有的存儲器控制方式存在布線難度大、信號質量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存儲器的控制方法及裝置,用以在控制屬于同一RANK的多個SDRAM執行訪問指令時降低布線難度、提高信號質量。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存儲器的控制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根據指令需求生成對兩個被鏡像固定于單板的兩側的SDRAM的訪問指令;根據訪問指令生成兩個片選信號;根據模式參數使兩個片選信號中的至少一個片選信號有效;將訪問指令和第一片選信號輸出至兩個SDRAM中的第一SDRAM,將訪問指令和第二片選信號輸出至兩個SDRAM中的第二SDRAM。
其中,兩個片選信號中的第一片選信號用于使能第一SDRAM,第二片選信號用于使能第二SDRAM,模式參數用于指示兩個片選信號中每個片選信號的有效性。
在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由于第一SDRAM和第二SDRAM被鏡像固定于單板的兩側,因而在對第一SDRAM和第二SDRAM布線時,布線方式更易于實現。這是因為:由于第一SDRAM和第二SDRAM被鏡像固定于單板的兩側,那么第一SDRAM和第二SDRAM可共用地址信號鏈路,與現有技術中在單板上分別對每個SDRAM進行布線的方式相比,減小了布線面積和布線層數,從而降低了布線難度。同時,由于在布線時減少了單板上布線數量、布線面積和布線層數,因此采用第一方面提供的存儲器的控制方法可以減少由于單板布線帶來的信號間的串擾和噪聲,提高信號質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1479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