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產玫瑰香味真菌的培育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14642.8 | 申請日: | 201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16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黃瓊;徐可成;孫躍先;宋紅;張志超;張彧;李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14 | 分類號: | C12N1/14;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仲龍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650201 ***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玫瑰 香味 真菌 培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真菌培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產玫瑰香味真菌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微生物技術是目前最有前途的生產天然食品、化妝品等香料方法之一(Najla_Ben_Akachaa_etal2015;Gatfield_I.L.1999;趙麗青2006),受到世界各國研究者和生產商的重視,進行產香微生物技術研究是順應香料工業和生物技術發展的大趨勢,與動植物提取法相比大大降低成本和生產周期,具有安全、環保的特點。
目前已報道的產香微生物主要包含真菌(酵母菌、綠色木霉、尖孢鐮刀菌等)、細菌(芽孢桿菌、惡臭假單胞菌等)(李倩等,2009;羅建超,謝和,2012),美國Ginkgo Bioworks公司完成B輪融資4500萬美元,用于包括開發產香酵母提取香精香料。本發明提出的一株產生玫瑰香味的根串珠霉真菌,利用GC-MS聯用技術鑒定其揮發性香氣物質組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產玫瑰香味真菌的培育方法。
一種產玫瑰香味的真菌,由本發明人員從七彩竹芋上分離得到,具有濃郁玫瑰香味的菌株,菌株編號為QCZY15,所述產玫瑰香味的真菌為根串珠霉Thielavioides thielavioides,Genebank注冊號:KT963166.1,所述產玫瑰香味的真菌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菌株QCZY15接種在PSA培養基上,并置于25℃下恒溫培養14d;
S2、將步驟S1中的培養基切碎,裝入固相微萃取瓶中,將平衡后的DVB/CAR/PDMS固相微萃取頭插入萃取瓶中,壓下活塞使纖維頭伸出,暴露于樣品上層空氣中,40℃條件下固相微萃取1小時,提取香氣成分。
優選的,所述步驟S1中的PSA培養基的配方為:馬鈴薯200g、瓊脂粉17g、蔗糖20g和水1000ml。
優選的,所述產玫瑰香味的真菌揮發性物質組成包括:乙酸異丁酯含量47.57%;乙酸乙酯13.45%;苯乙烯4.55%;香茅醇2.50%;乙酸香茅酯1.10%。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產玫瑰香味真菌的培育方法,操作簡單,操作成本低、周期短,安全環保的特點,本發明培育的產玫瑰香味的真菌為根串珠霉,Genebank注冊號:KT963166.1,其產生的香氣代謝產物中,乙酸乙酯具有類似于果香和酒香的味道,乙酸異丁酯有水果味道,苯乙烯、苯乙醇具有類似于玫瑰香的味道,香茅醇、乙酸香茅酯均具有花香的味道。
附圖說明
圖1為菌株QCZY15總離子流色譜圖;
圖2為菌株QCZY15真菌形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2,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解說。
實施例一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產玫瑰香味的真菌,由本發明人員從七彩竹芋上分離得到,具有濃郁玫瑰香味的菌株,菌株編號為QCZY15,所述產玫瑰香味的真菌為根串珠霉Thielavioides thielavioides,Genebank注冊號:KT963166.1,所述產玫瑰香味的真菌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菌株QCZY15接種在PSA培養基上,并置于25℃下恒溫培養14d,其中PSA培養基的配方為:馬鈴薯200g、瓊脂粉17g、蔗糖20g和水1000ml;
S2、將步驟S1中的培養基切碎,裝入固相微萃取瓶中,將平衡后的DVB/CAR/PDMS固相微萃取頭插入萃取瓶中,壓下活塞使纖維頭伸出,暴露于樣品上層空氣中,40℃條件下固相微萃取1小時,提取香氣成分。
產玫瑰香味的真菌揮發性物質GC-MS分析條件為:色譜條件:色譜柱為DB-wax石英毛細管色譜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溫,柱初溫40℃,保持5min,以5℃的升溫速率升至200℃,再以10℃的升溫速率升至240℃,保持5min;載氣為高純氦氣,流速1.0mL/min;進樣模式為分流進樣,分流比為10:1;質譜條件:EI離子源,電子能量70eV,掃描范圍33-350amu(如圖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農業大學,未經云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1464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型石材打磨機
- 下一篇:一種高效建筑材料打磨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