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蝶形直升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08789.6 | 申請日: | 2017-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021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7 |
| 發明(設計)人: | 姜曉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姜曉林 |
| 主分類號: | B64C27/06 | 分類號: | B64C27/06;B64C27/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100 陜西省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翼 蝶形 翼板 直升機 機艙 水平推力 降落傘 發動機外殼 截面三角形 全方位飛行 動力損失 反作用力 伸縮移動 豎向安裝 水平液壓 向下氣流 錐形外殼 變速箱 彈射艙 活動栓 斜拉桿 圓錐體 發電機 操控 滑行 襟翼 逃生 隱身 軸套 抵消 密封 轉動 墜落 重心 乘客 降落 | ||
本發明涉及蝶形直升機。其特點是在單旋翼下豎向安裝三個翼板,旋翼產生的向下氣流使翼板產生水平推力,抵消旋翼的反作用力,在旋翼周圍由三個圓錐體組合成蝶形機艙,由三根斜拉桿通過活動栓連接在旋翼下部的軸套上,在翼板的上部是三根水平液壓桿,通過伸縮移動直升機重心,旋翼傾斜產生向一側運動的推力,操控襟翼保持或改變機艙轉動方向,使蝶形直升機可以全方位飛行。旋翼安裝在蝶形艙的內部受到保護,發電機和變速箱的錐形外殼減少動力損失。截面三角形裝甲機艙起到隱身保護作用,墜落時翼板產生水平推力,使蝶形直升機旋轉在氣流中滑行,裝備大型降落傘,防止墜毀,飛行員和乘客可通過彈射艙逃生,機艙和發動機外殼下部密封,可在水上降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蝶形直升機。
背景技術
現在的直升機分為單旋翼直升機及雙旋翼直升機,單旋翼直升機通過尾槳旋轉抵消大螺旋槳產生的反作用力,雙旋翼直升機通常采用旋翼相對反轉的方式來抵消旋翼產生的不平衡升力。無論單旋翼還是雙旋翼直升機動力傳動系統和飛行操作系統復雜,發動機功率損失大、故障多,安全性差,旋翼產生的向下氣流吹到機身上升力損失大,且旋翼沒有保護裝置,容易掛撞周圍物體而墜毀,機艙在旋翼的下面,一旦發生事故機上人員不能跳傘或通過彈射艙逃生;機艙立面大無裝甲容易受到槍彈的攻擊,也不能在水上降落。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現在直升機技術缺點,提供一種蝶形直升機。其特點是在單旋翼下豎向安裝三個如機翼形狀的翼板,旋翼產生的向下氣流因翼板兩側流速不同產生水平推力,抵消旋翼產生的反作用力。在旋翼周圍,由三個圓錐體組合成蝶形機艙,機艙由三根斜拉桿通過活動栓連接在旋翼下部的軸套上,在翼板的上部是三根水平液壓桿,一頭連接在蝶形艙內椎體的中部,一頭連接在發動機錐形殼體的中部,通過伸縮液壓桿移動直升機重心,旋翼傾斜產生向一側運動的推力,通過操控翼板下部的襟翼保持蝶形直升機機艙轉動方向,使蝶形直升機可以全方位飛行。旋翼安裝在蝶形艙的內部,受到保護,操控受外界氣流干擾較小,旋翼的下面是錐形外殼包裹的發動機和變速箱,旋翼產生的升力受阻極小,動力直接傳送到旋翼上無傾斜旋翼的旋轉斜板,也無尾槳,最大限度減少發動機的功率損失。水平方向的蝶形機艙的迎面是三角形,能分散雷達反射波,起到隱身作用,其裝甲外殼能有效防止槍彈的摧毀。如遇突發情況空中停機,下落產生的相對向上氣流給翼板以水平推力,使蝶形直升機旋轉,象飛碟一樣在氣流中滑行;機艙可裝備大型降落傘,防止墜毀,飛行員和乘客可通過彈射艙逃生,機艙和發動機外殼下部密封,可在水上降落。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發明翼板縱截面示意圖
附圖3是本發明翼板橫截面示意圖
附圖4是本發明斜拉桿截面示意圖
附圖5是本發明俯視圖
圖1中,1、下錐體,2、發動機油箱,3、蝶形艙地面,4、內椎體,5、斜拉桿,6、翼板,7、發動機和變速器錐形殼,8、旋翼軸套和發動機錐形散熱器,9、駕駛艙,10、旋翼,11、旋翼軸,12、液壓桿,13、貨艙,14、上椎體,
圖2中,15、液壓起落架,16、襟翼,17、水平推力,18、下行氣流,19、斜拉桿接點,
圖4中,20、斜拉桿下銷栓,21、斜拉桿上銷栓,22、降落傘艙。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旋翼10安裝在旋翼軸11上,旋翼軸11的外套是發動機錐形散熱器8,下面是發動機和變速器錐形殼7,周圍是由下錐體1、上椎體14和內錐體4構成蝶形艙,蝶形艙和電機錐形散熱器8通過三根斜拉12活動連接,中部由三根液壓桿12和發動機和變速器錐形殼7連接,液壓桿12的外部是翼板6,翼板的下部是襟翼16,如圖2所示,旋翼10逆時針產生向下的的氣流18,翼板6和襟翼16兩側由于曲面和平面氣流速度不同,在翼板上產生順時針水平推力17,襟翼16的角度可以調節,機載陀螺儀能偵測直升機艙體回轉角度并反饋至襟翼16,通過調整襟翼16可以抵消旋翼不同轉速下的反作用力并改變直升機的方向,如圖4所示,斜拉桿一頭通過活動銷栓20連接在艙體內側椎體4底部,另一頭通過活動銷栓21連接在旋翼軸套8上部,如圖3所示,液壓桿12一頭連接在發動機和變速器錐形殼7,另一頭連接在艙體內側椎體4中部,通過改變三根液壓桿12的長短,移動直升機重心,旋翼傾斜產生向一側飛行,旋翼10安裝在蝶形艙的內部,受到保護,操控受外界氣流干擾較小,旋翼10的下面旋翼軸套和發電機錐形散熱器是錐形外殼8以及發動機和變速器錐形殼7,旋翼10產生的向下氣流18受阻極小,動力通過旋翼軸11直接傳送到旋翼10上,最大限度減少發動機的功率損失。水平方向的蝶形機艙的迎面是三角形,能分散雷達反射波,起到隱身作用,如配置裝甲外殼能有效防止槍彈的摧毀。如遇突發情況空中停機,下落產生的相對向上氣流給翼板6和襟翼16以水平推力,使蝶形直升機旋轉,象飛碟一樣滑行;機艙后部安裝降落傘艙22,墜落時大型降落傘打開,防止墜毀,如圖2所示,機艙前部是駕駛艙9,飛行員和乘客可通過彈射艙逃生,機艙底部的液壓起落架可伸縮,機艙和發動機外殼下部密封,可在水上降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姜曉林,未經姜曉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0878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