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EEG源成像的癲癇灶點粗定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02523.0 | 申請日: | 2017-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805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躍明;梅桂寶;鄭筱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0476 | 分類號: | A61B5/047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趙杭麗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eeg 成像 癲癇 灶點粗 定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腦電分析領域,涉及一種新的癲癇灶點粗定位方法,尤其涉及基于EEG源成像的癲癇灶點粗定位方法,對于頭皮腦電有良好的效果,該方法基于腦電信號的時頻特征和形態特征,具有計算復雜度低的優點。
背景技術
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由于其突發性和反復性,給廣大患者帶來極大痛苦。由于現有藥物和手術等手段的局限性,一些頑固性癲癇患者得難以得到有效治療。及早對癲癇發作進行預警,對于治療方法的建立和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有重要意義。約有30%的難治性癲癇患者表現出抗藥性,需要手術切除癲癇灶點或者使用電刺激抑制癲癇發作。
目前,臨床診斷中癲癇灶點定位通常需集中神經內科和神經外科癲癇專家,結合患者的發作狀態和多模態醫學成像技術進行綜合判斷。人工癲癇灶點定位耗時耗力,依賴醫生的經驗?;谛畔⒂嬎愕腅EG源成像技術可以推測頭皮EEG活動的源信號,有望自動確定引發癲癇異常腦電的皮層可疑源灶點,為后續的精確定位縮小范圍,輔助醫生做出診斷。同時,sEEG為非植入式信號采集方法,也為病人減輕了痛苦和風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EEG源成像的癲癇灶點粗定位方法,該方法通過參數化癲癇動態信息進行源成像,能夠對癲癇灶點位置做粗定位。
本發明方法通過以下步驟實現:
(1)腦電數據預處理:首先,將原始腦電數據通過帶通濾波去除偽跡,選取有效頻段進行分析和處理;其次,將數據進行分段,以便后續數據處理;
步驟(1)采用濾波器為2階巴特沃茲濾波器(Butterworth),濾波參數為1Hz-70Hz;數據分段采用滑動時間窗的方法,時間窗長度1秒,步長0.2秒。
(2)盲源信號分離:根據腦電信號的在時域和頻域的特性,把步驟(1)處理得到的腦電信號數據段進行參數化,分離出獨立成分;
步驟(2)中盲源信號分解采用獨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s Analysis,簡稱ICA)的方法,采集到的sensor空間的腦電信號通過獨立成分分析方法,被轉化為sensor空間的統計獨立的信號源的線性組合。
盲源信號分離的主要操作如下:
第一步,對數據進行中心化,減少幅度不確定性,并保持數據區分度不變。中心化的計算表達式如下:
第二步,對中心化后的數據進行白化,目的是消除特征的直接相關性,降低輸入的冗余性,具體做法是將原始向量乘以一個矩陣變成使得的協方差矩陣是I,即滿足
具體做法是,首先進行特征值分解
E(xxT)=EDET
得到特征向量矩陣E和特征值矩陣D,然后計算計算表達式如下,
第三步,將白化后的數據做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目的是降低數據特征維度,并去除噪聲。做法是把數據的n個特征用數目更少的m個特征取代,新特征是舊特征的線性組合,這些線性組合最大化樣本方差,盡量使這m個特征互不相關。
第四步,求解出獨立成分,即
有n個信號源s(s1,s2,…,sn)T,s∈Rn,A是一個mixing matrix,x是觀測到的信號,即
x=As
在A,s均未知的情況下推斷出s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做出三個假設
1.觀測信號數目m不小于源信號數目n,為了方便,取m=n
2.源信號S的各個分量之間相互統計獨立
3.源信號的各個分量最多只有一個高斯分布
設s=A-1x=Wx,每個si有概率密度ps,且各自獨立,那么源信號的聯合分布為
似然函數為
用梯度下降法等優化方法就可以求得W,進而得到s。
(3)癲癇成分選擇:根據信號的時頻特性選擇與癲癇相關的成分
步驟(3)中采用了短時傅里葉變換(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ation)和相關性,主要操作如下:
第一步,用短時傅里葉變換計算已知癲癇通道信號的時頻特征(time frequency representation,TFR)均值EEG-TFR,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025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沙棘節水灌溉系統
- 下一篇:大果沙棘定根高效灌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