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煲水鋁管用電工級氧化鎂粉的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02434.6 | 申請日: | 2017-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6730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2 |
| 發明(設計)人: | 莊偉兵;宗俊;金宏偉;劉榮棟;潘文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實業振泰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C1/02 | 分類號: | C09C1/02;C09C3/04;C09C3/06;C09C3/12;H01B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領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馬育麟 |
| 地址: | 201499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煲水鋁 管用 電工 氧化 鎂粉 生產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電熔氧化鎂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氧化鎂粉的生產方法。一種煲水鋁管用電工級氧化鎂粉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將電熔鎂塊粉碎經篩分,制成物料A。步驟二:將至少一種有機硅材料,制成物料B。步驟三:將至少一種無機納米材料,制成物料C。步驟四:將物料A和物料B混合作為物料D。步驟五:第一次固化,常溫固化。步驟六:第二次固化,加溫固化。步驟七:第三次固化,加溫固化,制成物料G。步驟八:將物料G經40目篩網過篩包裝,即為電工級氧化鎂產品。采用本發明階梯式固化法制成的電工級氧化鎂粉,其電熔鎂砂顆粒的流動得到極大改善,填充密度較大提高,電耐壓強度性能大幅提高,絕緣性能大大幅增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熔氧化鎂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氧化鎂粉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電工級氧化鎂粉具有優良的電絕緣和熱傳導性能,主要用于制作電加熱元件。電熔氧化鎂砂經過粉碎加工和粒度配比并經一些列物化處理后生產的電工級氧化鎂粉,被廣泛地用作電熱元件的絕緣填充材料。
影響電工級氧化鎂粉性能的因素很多,其中氧化鎂粉的流動性能、振實密度、絕緣性能、耐壓強度等特性都是決定產品質量優劣的重要指標。
作為煲水鋁管用電工級氧化鎂粉(以下簡稱“鋁管粉”)主要原料——電熔鎂砂和有機硅材料。目前市場上普遍存在流動性和絕緣性能相矛盾的重要缺陷,如具有較好流動性的的鋁管粉絕緣性能差,氧化鎂產品易吸潮;具有較好絕緣性能的鋁管粉則流動性較差,產品填充密度小耐壓強度低容易在高壓狀況下被擊穿,影響鎂砂電氣性能,縮短電熱元件工作壽命,給產品品質埋下嚴重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煲水鋁管用電工級氧化鎂粉的生產方法,解決以上技術問題。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煲水鋁管用電工級氧化鎂粉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電熔鎂塊粉碎經篩分,制成40~325目之粒度分布的電熔鎂砂,作為物料A;
步驟二:將至少一種有機硅材料,制成均勻液體狀添加劑,作為物料B;
步驟三:將至少一種無機納米材料,制成均勻粉狀吸油劑,作為物料C;
步驟四:根據配比要求,按100:0.2(wt%)~1.5(wt%)比例將物料A和物料B在混合器中混合30分鐘~120分鐘,使其充分均勻,作為物料D;
步驟五:第一次固化,常溫固化——將步驟四的混合料,根據配比要求,按100:0.5(wt%)~2.0(wt%)比例將物料D和物料C在混合器中混合10分鐘~60分鐘,使其充分均勻,作為物料E;
步驟六:第二次固化,加溫固化——將步驟五的物料E置于80℃~150℃的窯爐中進行固化,加溫固化停留時間0.5小時~3小時,固化后物料出爐后通過自然冷卻裝置冷卻至<50℃,作為物料F;
步驟七:第三次固化,加溫固化——將步驟六的物料F置于200℃~250℃的窯爐中進行固化,加溫固化停留時間0.5小時~3小時,固化后物料出爐后通過自然冷卻裝置冷卻至室溫(<50℃),作為物料G;
步驟八:將步驟七所得物料G經40目篩網過篩包裝,即為本發明所制備的電工級氧化鎂產品——鋁管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實業振泰化工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實業振泰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0243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