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蓄能器式液壓脈沖閥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02045.3 | 申請日: | 2017-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428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9 |
| 發明(設計)人: | 許小慶;王成賓;梁方輝;張曉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5B13/02 | 分類號: | F15B13/02;F15B1/02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申艷玲 |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蓄能器 液壓 脈沖閥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蓄能器式液壓脈沖閥,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件、配流閥體和蓄能器;
所述控制部件包括驅動電機,驅動電機通過螺栓固定在配流閥體上,電機轉軸連接配流閥體;
所述配流閥體包括閥體,閥體中心設有一軸向通孔,從驅動電機一側開始,通孔內依次設有調整墊片、壓塊、壓緊彈簧、推力球軸承、轉盤、配油塊,另一側設有端蓋;所述壓塊一端與調整墊片接觸,另一端與壓緊彈簧接觸;所述彈簧設置在壓塊和推力球軸承之間,將推力球軸承壓向轉盤;所述轉盤一側中心設有軸,該軸與電機的轉軸通過聯軸器或鍵連接起來,轉盤在電機驅動下能發生轉動,轉盤的另一側端面開有槽C,當轉盤與配油塊接觸時,該槽在轉盤和配油塊之間形成空腔;閥體上端設有孔D2,下端設有孔A5、B5;
所述配油塊上設有四個軸向盲孔A1、A2、B1、B2、兩個徑向孔A3、B3、兩個環形槽A4、B4和一個環形臺階D1;四個軸向盲孔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形成兩對深度不同的盲孔A1、A2和B1、B2;兩個徑向孔A3、B3分別在兩個環形槽A4、B4中沿徑向布置,A3將A4與A1、A2連通,B3將B4與B1、B2連通;兩個環形槽A4、B4分別通過與閥體上的兩個孔A5、B5與閥體底部的油口A、B連接;配油塊的環形臺階D1通過閥體上的孔D2與蓄能器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式液壓脈沖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的端部設有端蓋,端蓋通過端蓋螺栓固定在閥體上,端蓋上設有密封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式液壓脈沖閥,其特征在于:配油塊的端蓋側設有銷孔,配油塊與端蓋連接處通過銷固定,從而保證配油塊在工作過程中不會發生旋轉運動,配油塊上設有密封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式液壓脈沖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與配油塊之間設有密封圈;配油塊與閥體為間隙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式液壓脈沖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底部設有孔Y,該孔與壓緊彈簧處連通,用于處理漏油。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式液壓脈沖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盲孔A1、A2位于配油塊的同一直徑上,盲孔B1、B2位于配油塊的同一直徑上,且盲孔A1、A2的深度與盲孔B1、B2的深度不同,盲孔A1、A2的底端通過配油塊內的孔與閥體底部油口A相通,盲孔B1、B2的底端通過配油塊內的孔與閥體底部油口B相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式液壓脈沖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墊片能根據需要更換不同厚度。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式液壓脈沖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通過管道與閥體連接,所述管道通過管接頭連接閥體的上端孔D2。
9.一種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蓄能器式液壓脈沖閥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脈沖閥工作過程是周期性的,每個周期分四個階段,分別為:
(1)充油階段:當轉盤上的槽C與配油塊上的軸向盲孔A1、A2連通時,從閥體上的油口A到蓄能器的油路接通,此時油路順序如下:油口A、閥體上的油道A5、配油塊上的環形槽A4、徑向孔A3、軸向盲孔A1和A2、轉盤上的槽C、配油塊上的環形臺階D1、閥體上的孔D2、管接頭、管道、蓄能器,此時油口A的壓力高于蓄能器內氣體壓力,來自油口A的液體經過上述油路向蓄能器充油,直到蓄能器內氣體的壓力與油口A的壓力相等,充油過程停止,此時蓄能器內氣體壓力達到最大值;
(2)充油保持階段:當轉盤繼續旋轉直到其上的槽C與配油塊上的軸向盲孔A1、A2沒有重疊時,此時槽C與配油塊上的軸向盲孔B1、B2也不連通,蓄能器與油口A、油口B之間完全處于切斷狀態,蓄能器處于充油保持狀態,此時蓄能器壓力保持不變;
(3)放油階段:當轉盤繼續旋轉直到其上的槽C與配油塊上的軸向盲孔B1、B2連通時,從閥體上的油口B到蓄能器的油路接通,此時油路如下:蓄能器、管道、管接頭、閥體上的孔D2、配油塊上的環形臺階D1、轉盤上的槽C、配油塊上的軸向盲孔B1和B2、徑向孔B3、環形槽B4、閥體上的油道B5、油口B,此時蓄能器內氣體壓力高于油口B的壓力,液體經過油路從蓄能器流向油口B,同時蓄能器內的壓力持續下降,直到蓄能器內氣體的壓力與油口B的壓力相等,放油過程結束,此時蓄能器內氣體壓力達到最小值;
(4)放油保持階段:當轉盤繼續旋轉直到其上的槽C與配油塊上的軸向盲孔B1、B2沒有重疊時,此時槽C與配油塊上的軸向盲孔A1、A2也不連通,蓄能器與油口A、油口B之間完全處于切斷狀態,蓄能器處于放油保持狀態,蓄能器內氣體壓力保持不變;
經過上述四個階段,脈沖閥完成從油口A向油口B的液體輸送,并具有脈沖特征,所輸送的液體的體積或質量決定于蓄能器體積、蓄能器預充氣壓力大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理工大學,未經太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0204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貫通式電池倉及帶有該電池倉的車輛
- 下一篇:電動車車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