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雙加熱和顯像功能的靶向納米磁粒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69149.9 | 申請日: | 2017-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929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云濤;姚誠;仲悅嬌;譚曉;曲晨;宋梅;張振海;宋貴櫟 | 申請(專利權)人: |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49/16 | 分類號: | A61K49/16;A61K49/18;A61K41/00;A61K9/51;A61K47/42;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誠輝律師事務所11430 | 代理人: | 唐寧 |
| 地址: | 84535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熱和 顯像 功能 靶向 納米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醫學工程和納米醫學領域,具體涉及構建的新型Fe3O4@Au-尼妥珠單抗(即Fe3O4@Au-Nimotuzumab)靶向復合納米磁粒,在腫瘤熱療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磁性納米粒子(Magnetic Nanoparticles,納米磁粒)誘導的腫瘤組織熱療是一種極具潛力的治療手段,已在多種體外實驗的動物模型中被評估,取得可喜的結果,目前已經進入Ⅰ期臨床試驗。熱療是一個治療程序,其原理是促進人體組織溫度升高,以改變細胞結構和功能,即溫度增加到41℃至42℃之間時,可以誘導腫瘤細胞死亡。因為腫瘤細胞比周圍正常細胞對溫度突然升高的耐受性差。溫度的升高引起許多酶和結構蛋白質在細胞內的運作,進而改變細胞的增殖和分化,誘發細胞凋亡。一般認為熱療觸發的細胞膜改變導致跨膜轉運的減少并且破壞膜電位平衡。而且溫度升高可以影響核酸的合成并抑制修復酶,促進DNA結構變異。熱療所需的高溫可以通過不同的熱源獲得,如電磁輻射波(熱療用射頻或微波)、超聲波或電誘導熱療。這些技術顯示出了良好的效果,然而這些傳統方法的主要問題是如何達到熱療溫度均勻分布到腫瘤深部區域。從某種意義上說,治療失敗源于一些腫瘤區域溫度升高不足,使腫瘤復發。同時過熱也可導致癌旁組織損傷。目前磁流體熱療(magnetic fluid hyperthermia,MFH)技術已經部分解決了這些問題。MFH的原理,是在腫瘤內注射磁流體,隨后將腫瘤置于交變磁場(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AMF)下,促使腫瘤區域溫度升高。應用磁性材料提高熱療療效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Gilchrist等的研究。隨后,許多研究評估了在不同腫瘤中的治療。然而,這些初步的研究結果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才在學術界廣泛使用,而且目前這一領域也僅有少數臨床研究。因此,為更好地應用于人體治療,有關物理條件、毒性程度和療效的更詳細研究是必要的。目前,MFH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極具前景的技術,能有效地對深部和難以觸及的組織進行熱療。MFH可以特異性的靶向腫瘤組織,其溫度分布均勻且熱傳導率高,并減少健康組織的損害。
除納米磁粒外,納米金(nanogo1d)作為熱療用光敏感劑,也越來越受到學術界廣泛的關注。納米金即指金納米粒子,其直徑在1~100nm,具有高電子密度、介電特性、高吸收截面和高光熱轉化效率,經過靜脈注射后,能夠富集在腫瘤部位,經近紅外光(near-infrared,NIR)照射后,通過吸收近紅外激光能量,能迅速升溫“熱死”腫瘤細胞。此外,納米金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與多種生物大分子結合,且不影響其生物活性。作為現代四大標記技術之一的納米金標記技術(nanogold labelling techique),實質上是蛋白質等高分子被吸附到金納米粒子表面的包被過程。球形的金納米粒子對蛋白質有很強的吸附功能,吸附機理可能是金納米粒子表面負電荷,與蛋白質的正電荷基團因靜電吸附而形成牢固結合,而且吸附后不會使生物分子變性,因此金納米粒子又是理想的藥物載體。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介導的信號通路在腫瘤生長、侵襲及轉移中發揮重要作用,與腫瘤惡性程度及不良預后密切相關,是腫瘤治療的重要靶點。尼妥珠單抗(Nimotuzumab)是在第一代人-鼠嵌合抗體西妥昔單抗基礎上開發的新一代IgGl型抗EGFR單克隆抗體,人源化程度達95%,免疫原性大大降低,安全性明顯提高,并且在人體內的血清半衰期延長。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表明,尼妥珠單抗在頭頸部鱗狀細胞癌、鼻咽癌和膠質瘤等實體瘤均顯示出較高的抗腫瘤活性及腫瘤組織特異性,同時具有耐受性好、皮疹發生率低等優點。
EGFR單抗對腫瘤細胞的靶向性取決于其與受體的親和力常數(Kd)。尼妥珠單抗的Kd為4.5l×10-8mol/L,這種中度親和力既可有效靶向腫瘤細胞,阻斷配體與EGFR的結合,穩定受體構象不被二聚化,還可使皮膚等正常組織較低水平地攝取尼妥珠單抗。因此,尼妥珠單抗在發揮相似的最大抗腫瘤效應的同時,還允許低劑量的正常EGFR保持活性,有助于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由此可見,尼妥珠單抗的靶向性是分子水平的,是靶向性很好的藥物,能夠賦予載體更好的靶向性。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未經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6914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外傷的噴液
- 下一篇:一種治療扁平苔蘚的中藥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