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檢測人類EGFR基因外顯子19缺失突變的試劑盒及反應體系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40498.8 | 申請日: | 2017-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010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6 |
| 發明(設計)人: | 閻海;王思振;焦宇辰;鄭延軍;徐大勇;鄭喬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譽威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田昕,司麗春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鎮***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檢測 人類 egfr 基因 外顯子 19 缺失 突變 試劑盒 反應 體系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檢測基因突變的試劑盒、反應體系及方法,特別涉及一種檢測人類EGFR基因外顯子19缺失突變的試劑盒、反應體系及方法。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肺癌都位居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首位。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署發布的癌癥報告顯示:全球肺癌新發病例預測約161萬例,死亡約138萬例,分別占惡性腫瘤新發病例及死亡病例的13%及18%,居惡性腫瘤第一位,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的80%以上。盡管肺癌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手段不斷提高,肺癌的死亡率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預后較差,5年生存率仍<20%。
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家族(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family,EGFR家族)屬于酪氨酸激酶受體家族,是一種多功能糖蛋白,其廣泛分布于人體各組織細胞膜上,是原癌基因的表達產物,其基因位于第七號染色體短臂上(7p12),由188.307K個堿基組成,共有28個外顯子,EGFR具有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TK)區,其是傳遞胞外信號到胞內的重要途經蛋白,并由外顯子18.24編碼。EGFR家族成員的結構相似,都包括胞外段、跨膜區和胞內段三部分。胞外段為受體與配體結合部,跨膜段為疏水部,將受體固定于細胞膜上,胞內區有典型的ATP結合位點和酪氨酸激酶區,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調節細胞增殖及分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配體與受體結合后,引起受體的二聚化作用,形成同型或異型二聚體,二聚化的受體發生交聯磷酸化,即一個受體和另外一個受體上特定的酪氨酸殘基磷酸化,激活胞內區的TK亞區,從而激發下一級信號傳導。非小細胞肺癌EGFR突變85%以上發生在外顯子19的缺失突變及外顯子21的L858R點突變。
近年來,表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物(TKIs)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阿法替尼等被證明對具有EGFR激活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具有顯著療效,EGFR-TKI成為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里程碑。但同時,幾乎所有初始時對EGFR-TKI反應良好的患者會在6-12個月內出現耐藥、疾病進展,稱為“獲得性耐藥”。
許多研究已證實EGFR的突變狀態決定了腫瘤對EGFR-TKI的反應,研究表明EGFR-TKI藥物對于EGFR L858R和EGFR外顯子19缺失突變的患者作用顯著,尤其是EGFR基因外顯子19發生缺失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對該類藥物敏感,即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藥物對這些患者有療效。因此EGFR外顯子exon19缺失突變準確的檢測,可以為篩選靶向治療患者提供參考;同時可用于癌癥患者,特別是肺癌患者的高靈敏度早期復發監測,以及用藥期間耐藥性突變監測。但外顯子19缺失突變主要是發生9、12、15、18、24個核苷酸的框內缺失突變,其缺失形式較多,為檢測其缺失情況帶來一定困難。
目前檢測EGFR基因突變最常用的樣本來源是腫瘤的病理組織或細胞學標本,但是組織取材均為有創操作,有時難以實施,且這些操作受腫瘤大小、部位、患者一般情況等影響,有時不能取得滿意的組織或組織量太少不能進行基因突變檢測。并且隨著疾病的進展和EGFR-TKIs耐藥性的出現,常常需要再次進行分子生物學檢測,而組織取材為有創操作,不能便捷、反復進行。近些年血漿游離DNA(ctDNA)被認為是一種可能代替腫瘤組織用來檢測腫瘤特異性改變的樣本。腫瘤組織、腫瘤細胞壞死及脫落的腫瘤細胞進入血液后凋亡釋放游離DNA進入外周血。ctDNA用于腫瘤突變檢測優勢在于:操作無創;在疾病的任一進程中都可獲?。豢梢宰鳛橐环N腫瘤標記物,實現實時檢測和動態監測;克服腫瘤組織的異質性。因此,使用外周血游離DNA監測患者EGFR基因突變狀態,探索患者EGFR-TKI耐藥機制及預測預后成為一條可行的途徑。然而,目前使用ctDNA檢測EGFR基因突變仍有一些技術上的挑戰。1)ctDNA含量因人而異,并且大多數人含量較低;2)ctDNA片段相對小,約為180bp:3)ctDNA中腫瘤相關的DNA所占比例不同人差別較大,并且常因比例小而難以測出;4)以前的研究顯示,與腫瘤組織相比,ctDNA檢測EGFR突變靈敏度僅為43-66%。因此,高靈敏度的ctDNA EGFR基因突變檢測技術的發展十分重要。
綜上所述,本領域迫切需要一種能夠基于非腫瘤組織,高靈敏度、高準確性和高可靠性地檢測患者中EGFR外顯子19缺失突變的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4049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