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固定翼無人機的車載收放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29302.5 | 申請日: | 2017-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0940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2 |
| 發明(設計)人: | 呂佳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呂佳寧 |
| 主分類號: | B64D45/06 | 分類號: | B64D45/06;B64F1/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陽;尹彥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固定 無人機 車載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固定翼無人機的車載收放裝置,包括:回收單元和放飛單元,回收單元包括:底座、兩條叉狀導軌及鎖鉤;放飛單元包括:絞盤、纜繩、電子掛鉤及遙控器。本發明結構簡單,能實現固定翼無人機的回收與起飛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固定翼無人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固定翼無人機的車載收放裝置。
背景技術
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市面上較常見的有固定翼無人機和多旋翼無人機兩種類型,固定翼無人機相對多旋翼無人機具備速度快、航程遠及載重量大等優點。
但目前固定翼無人機回收一般采用撞網、繩鉤或者場地降落等方式,例如公告號為CN204713432U的實用新型專利,其公開了一種無人機撞網回收系統,包括:兩個站立架和連接在兩個站立架之間的攔阻網等,利用攔阻網定點回收無人機,比較適合小型固定翼無人機在狹窄回收場上使用,降落場地的限制減小了撞網回收系統的應用范圍。同時,現有的撞網、繩鉤等降落方式易對無人機造成損害,回收系統的搭建也比較不方便。
因此,如何設計一種適用于固定翼無人機、起降方便且不受場地限制的車載收放裝置是業界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固定翼無人機的車載收放裝置,該車載收放裝置能實現固定翼無人機回收與起飛的功能,結構簡單且不會對無人機的機身造成損害。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固定翼無人機的車載收放裝置,包括:回收單元和放飛單元。
回收單元包括:安裝在車輛上的底座、設于底座上的兩條叉狀導軌、與兩條叉狀導軌配合的鎖鉤,鎖鉤安裝在無人機的底面,鎖鉤的兩側分別設有鎖緊槽。每條叉狀導軌均由上下兩個引導條和設于兩個引導條之間的緩沖彈簧構成,兩個引導條的首端合并在一起,兩個引導條的尾端上下并列設置,緩沖彈簧連接在兩個引導條的尾端之間,兩個引導條尾端之間的間距可由緩沖彈簧調節。
兩條叉狀導軌水平對稱安裝在底座上,兩條叉狀導軌的首端分別向外折彎形成滑入口,兩條叉狀導軌的尾端相互平行且設有滑動間隙,夾板從滑入口滑入滑動間隙內,夾板兩側的鎖緊槽分別卡在兩條叉狀導軌上。
放飛單元包括:固定在車輛上的絞盤、一端纏繞在絞盤上的纜繩、固定在纜繩另一端的電子掛鉤、控制電子掛鉤打開或關閉的遙控器,電子掛鉤可鉤在鎖鉤上。
優選的,底座的底部連接有云臺,云臺內裝有可驅動其轉動的伺服電機,伺服電機連接有控制器,控制器連接有用于檢測無人機位置的定位模塊,控制器接收定位模塊的檢測信號,并向伺服電機發送控制指令,調整兩條叉狀導軌的滑入口對準鎖鉤。
定位模塊可采用以下幾種方式中的一種,也可以同時采用幾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定位模塊采用雷達模塊;第二種方式是定位模塊包括:與所述控制器連接的信號接收裝置、向信號接收裝置發送信號的信號發射裝置,信號發射裝置安裝在無人機上,其中信號發射裝置可發射電信號或激光信號;第三種方式是定位模塊包括:向外發送回收單元位置信號的GPS芯片、接收回收單元位置信號的GPS接收裝置,GPS接收裝置安裝在無人機上。
優選的,伺服電機內設有與控制器連接的制動器,控制器還連接有電容傳感器,電容傳感器設于滑動間隙內。當夾板滑入滑動間隙內時,電容傳感器被觸發向控制器發出信號,控制器啟動制動器鎖定云臺。
優選的,每條叉狀導軌的底部均設有直線導軌組件,直線導軌組件包括:安裝在叉狀導軌底面外側的上直線導軌、設于底座上且頂部與上直線導軌連接的滑塊、安裝在滑塊與所述上直線導軌之間的上電阻尼器、推動上直線導軌運動的上驅動電機,夾板滑入所述滑動間隙內時,上電阻尼器產生阻尼。
優選的,直線導軌組件還包括:安裝在底座上且與滑塊底部連接的下直線導軌、安裝在滑塊與上直線導軌之間的下電阻尼器、推動下直線導軌運動的下驅動電機,夾板滑入滑動間隙內時,下電阻尼器產生阻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呂佳寧,未經呂佳寧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2930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