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天窗排水槽及汽車天窗后排水槽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24966.2 | 申請日: | 2017-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966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江濤;吳蔭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納法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J7/00 | 分類號: | B60J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821 上海市嘉定***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天窗 水槽 后排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天窗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天窗排水槽及其具有該排水槽的汽車天窗后排水槽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天窗安裝于車頂,能夠有效地使車內空氣流通,增加新鮮空氣進入,為車主帶來健康、舒適的享受,同時汽車車窗也可以開闊視野,使車內的人感覺更加的舒適。由于汽車天窗的天窗玻璃與車頂是可相對活動的,因此,汽車天窗四周的密封性無法做到絕對密封,為了做到天窗玻璃與車頂之間良好的密封性,通常會在兩者之間設置密封橡膠進行密封處理。隨著密封橡膠的自然老化、天窗玻璃開啟頻繁或其它因素導致密封橡膠的失效,從而使天窗玻璃四周與車頂之間出現縫隙,雨水便可從頂棚滑落,進入縫隙中,因此,會在汽車天窗四周設計一圈排水槽,以防止水漏進車內。如申請公布號為CN 105799472A公開了一種汽車天窗遮陽板與后排水槽的裝配結構,該結構中的后排水槽結構簡單,后排排水槽兩端與天窗導軌上的排水通道對接,后排水槽兩端的出口與導軌上排水通道的側壁垂直設置;為了滿足汽車內室空間高度大,天窗導軌排水通道的側壁高度需設計較低,當從天窗玻璃四周與車頂之間的縫隙中進入的雨水水量較大或雨水在排水槽內的流速較快時,雨水隨著排水槽向兩端排出進入到天窗導軌排水通道內,大量的雨水或流速較快的雨水會沖擊排水通道的側壁,從而很容易從沖擊點位置濺出至天窗導軌的排水通道之外,濺出的雨水會進入到汽車天窗牽引機構中,從而導致汽車天窗牽引機構的損壞或加快其損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汽車天窗排水槽及汽車天窗后排水槽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汽車天窗后排水槽內的雨水在流向導軌上排水通道內時容易濺出至導軌上排水通道之外,導致汽車天窗牽引機構的損壞或加快其損壞的技術問題。
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的一種汽車天窗排水槽,包括槽本體,所述槽本體兩端的出水口與用于將雨水排出至車身外的排水通道連通,其中該汽車天窗排水槽還包括一引流腔,所述引流腔對稱的設置于所述槽本體的兩端,所述引流腔的進水口與所述槽本體的出水口密封連通,所述引流腔的出水口與所述排水通道連通,所述引流腔的出水口的朝向與所述槽本體的出水口的朝向在水平方向相互垂直。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將排水槽的槽本體兩端設置引流腔,引流腔的出水口與槽本體的出水口朝向在水平方向相互垂直,從而可以使排水槽內的雨水流向導軌上排水通道內時,雨水的流動方向不會使雨水與排水通道的側壁發生正面撞擊,而是將雨水沿排水通道的縱向流進排水通道內,從而解決了因雨水水量大或雨水流速較快時,正面撞擊在排水通道的側壁或底部,從而引起雨水濺出至排水通道以外的問題,提高了汽車天窗牽引機構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引流腔與所述槽本體為一體注塑成型。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槽本體內設有導向分流結構,用于將雨水朝所述引流腔的出水口方向導流。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導向分流結構為設置于靠近所述槽本體兩端出水口的數根導向筋,所述導向筋的延伸方向與所述槽本體的出水口的朝向水平相交。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導向分流結構為設置于靠近所述槽本體兩端出水口的中央分流塊,所述中央分流塊的側壁與所述槽本體的側壁構成一個截面為V字形的出水通道。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導向分流結構與所述槽本體一體注塑成型。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引流腔具有兩個方向相反的出水口。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引流腔內設置有用于分流導向的第二分流塊,所述第二分流塊布置于所述引流腔的底部,所述第二分流塊為上表面向上凸出的斜面凸起,以使所述引流腔底部形成中間高,兩出水口端低。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具有上述所述的汽車天窗排水槽的汽車天窗后排水槽結構,該汽車天窗后排水槽結構包括天窗玻璃總成和導軌,所述導軌沿汽車縱向布置于汽車車頂兩側,所述天窗玻璃總成可滑動地設置在所述導軌上,所述槽本體與所述天窗玻璃總成的后部連接、且兩端的所述引流腔出水口分別與兩根導軌上的排水通道連通,以使所述槽本體跟隨所述天窗玻璃總成在所述導軌上滑動,所述引流腔的出水口朝向所述導軌的縱向方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納法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未經英納法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249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