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硅酮祛瘢超薄型反復貼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015063.8 | 申請日: | 2017-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418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閔清;張雨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K9/70 | 分類號: | A61K9/70;A61K31/80;A61P1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71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硅酮 超薄型 反復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硅酮祛瘢超薄型反復貼的制備方法,屬于反復貼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硅酮,又稱為聚硅氧烷或有機硅聚合物,是一類含有硅的有機化合物,其化學結構中含有重復的Si-O鍵作為主鏈,硅原子上直接連接有機基團,主要的硅酮制品有硅油、硅凝膠、硅橡膠、硅樹脂等。許多國內外研究者對硅酮防治瘢痕的作用機制進行了探索,當有硅酮敷料覆蓋在瘢痕表面時,瘢痕部位的水分蒸發(fā)率減小,瘢痕內的水分轉移至角質層,在角質層產生水分累積效應,成纖維細胞的增殖與膠原的沉積受到抑制,從而達到治療瘢痕的目的。也有學者發(fā)現連續(xù)的應用和增加負靜電場作用能夠加速瘢痕愈合,因此認為硅酮敷料與皮膚之間摩擦產生的靜電是硅酮敷料可以治療瘢痕的原因之一。總之,硅酮可以促進瘢痕愈合,對減少瘢痕形成起到良好作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基于硅酮的良好減輕瘢痕形成的作用,為方便使用和達到美容效果,提供了一種硅酮祛瘢超薄型反復貼的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硅酮祛瘢超薄型反復貼的制備方法,其步驟為:分別稱取硅 酮凝膠A組分4~5g、B組分5~6g混合攪拌均勻,置于真空箱中抽真空脫泡約2~4min;脫泡完成后將硅凝膠均勻刷涂在硅膠膜背襯上,靜置5~10min,待硅凝膠膜表面平滑后置于50~70℃干燥箱中固化20~30min;取出后冷卻,在凝膠膜表面覆蓋一層離型紙,剪裁成12cm*6cm或12cm*3cm的規(guī)格,獲得本品。
進一步地,上述方法制成的硅凝膠瘢痕貼厚度1.5~2.0mm。
該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該方法制備的硅凝膠瘢痕貼超薄,柔軟,粘貼性能好,最大優(yōu)勢在于可反復使用,使用24小時后,可取下用清水洗干凈,晾干以后,可再次使用,再次使用時其粘性、除瘢痕效果與先前使用的效果一樣好,而且無皮膚刺激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方法實施流程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效果測試樣品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效果測試樣品制備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針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硅酮祛瘢超薄型反復貼的制備方法,其步驟為:分別稱取硅酮凝膠A組分4~5g、B組分5~6g混合攪拌均勻,置于真空箱中抽真空脫泡約2~4min;脫泡完成后將硅凝膠均勻刷涂在硅膠膜背襯上,靜置5~10min,待硅凝膠膜表面平滑后置于50~70℃干燥箱中固化20~30min;取出后冷卻,在凝膠膜表面覆蓋一層離型紙,剪裁成12cm*6cm或12cm*3cm的規(guī)格,獲得本品。
上述方法制成的硅凝膠瘢痕貼厚度1.5~2.0mm。該方法制備的硅 凝膠瘢痕貼超薄,柔軟,粘貼性能好,最大優(yōu)勢在于可反復使用,使用24小時后,可取下用清水洗干凈,晾干以后,可再次使用,再次使用時其粘性、除瘢痕效果與先前使用的效果一樣好,而且無皮膚刺激性。
針對上述產品進行效果測試:
(一)皮膚刺激性試驗:
實驗藥品試劑:按上述實施方式制備的硅凝膠膜、脫毛膏、脫脂紗布、脫脂棉、醫(yī)用膠帶、手術剪等。
實驗動物:成年家兔3只,雌雄不拘,體重2.0-2.5kg。
實驗方法:
家兔脫毛:在家兔背部脊柱兩側約15cm*10cm的區(qū)域進行脫毛。先用彎剪將被毛減去,再均勻涂抹脫毛膏,使脫毛膏全部覆蓋脫毛區(qū)域,等待3-4min,用脫脂棉蘸清水輕輕將脫毛膏洗去,露出皮膚。
用記號筆在裸露皮膚畫出4塊3cm*3cm的區(qū)域作為試驗和觀察部位。如圖3所示,其中,1、4區(qū)域作為樣品敷貼部位,2、3區(qū)域作為對照敷貼部位,對照部位用紗布覆蓋。
1、單次接觸試驗:
脫毛后4-24h進行試驗,將硅凝膠膜與紗布分別剪裁成2.5cm*2.5cm規(guī)格大小,敷貼至家兔背部相應區(qū)域,硅凝膠膜無需固定,紗布用醫(yī)用膠帶固定。敷貼4h后取下,用清水清除殘留硅凝膠。在自然光線或全光譜燈光下分別觀察并記錄除去貼片后第1h、24h、48h、72h的皮膚反應情況,根據情況按表1的記分系統(tǒng)評分。單次 接觸試驗計算原發(fā)性刺激指數(PII),僅使用24h、48h、72h的數據進行計算。
PII=硅酮疤痕貼原發(fā)性刺激記分-對照原發(fā)性刺激記分;
其中,將每只動物在規(guī)定時間內硅酮疤痕貼引起的紅斑與水腫的原發(fā)性刺激之和除以觀察總數之和,為硅酮疤痕貼原發(fā)性刺激記分;按照同樣方法計算對照原發(fā)性刺激記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科技學院,未經湖北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1506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