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組裝汽車掛鉤組件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03637.X | 申請日: | 2017-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3617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30 |
| 發明(設計)人: | 伍朝磚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南海昌和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7/04 | 分類號: | 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譚健洪;莫瑤江 |
| 地址: | 528200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組裝 汽車 掛鉤 組件 裝置 | ||
1.一種用于組裝汽車掛鉤組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座(1),所述定位座(1)上設有第一組裝組件;所述第一組裝組件包括設置在定位座(1)上的第一限位座(2)和第二限位座(3),所述第一限位座(2)上設有用于固定掛鉤座的第一夾持槽(4)和位于第一限位座(2)與第二限位座(3)之間的限位塊(5);所述第一夾持槽(4)為凸槽;所述限位塊(5)上形成有用于限制掛鉤座位置的第一基準面(6)和第二基準面(7);所述第一基準面(6)和第二基準面(7)相交,并形成有夾角α,95°≤α≤105°;所述第一限位座(2)的旁側設有第一夾持機構,所述第一夾持機構上設有可翻轉打開于第一夾持槽(4)的第一夾持臂(9);所述第二限位座(3)上設有用于固定掛鉤的第二夾持槽(10),所述第二夾持槽(10)為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座的旁側還設有第二夾持機構,所述第二夾持機構上設有可翻轉打開于第二夾持槽(10)的第二夾持臂(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組裝汽車掛鉤組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持機構包括設置在定位座(1)上的第一氣缸(12);所述第一氣缸(12)上固定有第一鉸接座(13),所述第一鉸接座(13)上設有位于第一氣缸(12)與第一限位座(2)之間的第一鉸接塊(14);所述第一夾持臂(9)鉸接于第一鉸接塊(14)上;所述第一夾持臂(9)遠離第一限位座(2)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氣缸(12)的活塞桿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組裝汽車掛鉤組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夾持機構包括設置在定位座(1)上的第二鉸接座(15),所述第二鉸接座(15)上設有第二氣缸(16)和位于第二氣缸(16)與第二限位座(3)之間的第二鉸接塊(17);所述第二夾持臂(11)鉸接于第二鉸接塊(17)上;所述第二夾持臂(11)遠離第二限位座(3)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氣缸(16)的活塞桿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組裝汽車掛鉤組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上還設有第二組裝組件;所述第二組裝組件包括設置在定位座(1)上的第三限位座(18)和第四限位座(19);所述第三限位座(18)上形成有用于固定掛鉤座的第三夾持槽(20)和位于所述第三夾持槽(20)與第四限位座(19)之間的第二限位塊(21);所述第三夾持槽(20)為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塊(21)上形成有用于限制掛鉤座位置的第三基準面(22),所述第三基準面(22)與第一基準面(6)平行;所述第三限位座(18)的旁側還設有第三夾持機構,所述第三夾持機構上設有可相對第三限位座(18)升降的夾持塊(24);所述夾持塊(24)朝向第二限位塊(21)的一側形成有用于限制掛鉤座位置的第四基準面(25);所述第四限位座(19)形成有用于固定掛鉤的第四夾持槽(26),所述第四夾持槽(26)為凹槽;所述第四限位座(19)的旁側還設有第四夾持機構;所述第四夾持機構上設有可翻轉打開于第四夾持槽(26)的第四夾持臂(28)。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組裝汽車掛鉤組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夾持機構包括設置在定位座(1)上的第三氣缸(29);所述第三氣缸(29)的活塞桿與夾持塊(24)相連,且第三氣缸(29)的活塞桿的導向軸線垂直于定位座(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組裝汽車掛鉤組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上還設有若干個導向桿(30),所述導向桿(30)平行于第三氣缸(29)的活塞桿的導向軸線設置;所述導向桿(30)的一端與定位座(1)相連,另一端與夾持塊(24)滑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組裝汽車掛鉤組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夾持機構包括設置在第四限位座(19)上的第四鉸接座(31),所述第四鉸接座(31)上設有第四氣缸(32)和位于第四氣缸與第四限位座之間的第四鉸接塊(33);所述第四夾持臂(28)鉸接于第四鉸接塊(33)上;所述第四夾持臂(28)遠離第四限位座(19)的一端與所述第四氣缸(32)的活塞桿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南海昌和模具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南海昌和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0363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五沒食子酰葡萄糖化學對照品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加米霉素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