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鞍乘型車輛和前后聯動制動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80054812.1 | 申請日: | 2016-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257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07 |
| 發明(設計)人: | 齊藤聰;堀內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2L3/04 | 分類號: | B62L3/04;B60T11/06;B62J25/00;B62K19/38;B62L3/08 |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黃綸偉;蔡麗娜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鞍乘型 車輛 前后 聯動 制動 機構 | ||
一種鞍乘型車輛,能夠保護聯動制動裝置不受外力,并且能夠提高維護性。一種鞍乘型車輛,其具有前后聯動制動機構(60),該前后聯動制動機構(60)具有:制動踏板(56);安裝在制動踏板(56)上的平衡件(61);和與平衡件(61)連接的制動桿(58)及聯動制動線纜(62),該鞍乘型車輛具有:設置在平衡件(61)的車輛寬度方向外側的外側臂部(72);和設置在平衡件(61)的車輛寬度方向內側的內側臂部(71),平衡件(61)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為與外側臂部(72)及內側臂部(71)重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鞍乘型車輛和前后聯動制動機構。
背景技術
作為現有技術,已知有在鞍乘型車輛中設置使前輪和后輪的制動動作聯動的聯動制動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在專利文獻1中,在車體框架的內側設置有聯動制動裝置。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162453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另外,如上所述,通過在車體框架的內側設置聯動制動裝置能夠保護聯動制動裝置不受外力,但由于聯動制動裝置位于車體內側,因此其維護性成為問題。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鞍乘型車輛中,能夠保護聯動制動裝置不受外力且能夠提高維護性。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在該說明書中,包含2015年9月30日申請的日本國專利申請特愿2015-195318的全部內容。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是一種鞍乘型車輛,其具有聯動制動裝置(60),該聯動制動裝置(60)具有:制動踏板(56);安裝在該制動踏板(56)上的平衡件(61);以及與該平衡件(61)連接的后制動傳遞部件(58)和聯動用前制動傳遞部件(62),該鞍乘型車輛的特征在于,該鞍乘型車輛具有:設置在所述平衡件(61)的車輛寬度方向外側的外側臂(72);和設置在所述平衡件(61)的車輛寬度方向內側的內側臂(71),所述平衡件(61)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為與所述外側臂(72)及所述內側臂(71)重合。
此外,本發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外側臂(72)及所述內側臂(71)被形成在能夠相對于車體裝卸的支架(43R)上。
此外,本發明的特征在于,在側視觀察時,所述外側臂(72)被設置在所述平衡件(61)的下部,所述內側臂(71)被設置在所述平衡件(61)的上部。
并且,本發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3R)為對同乘者用的后座踩踏板(44)進行支承的后座踩踏板支架,在該鞍乘型車輛中設置有從外側覆蓋所述平衡件(61)的后座踩踏板罩(47)。
此外,本發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內側臂(71)位于所述外側臂(72)的上方,所述平衡件(61)借助于所述制動踏板(56)而被支承于所述外側臂(72)上,對所述平衡件(61)的初始位置進行限制的初始位置止動件(63)被支承于所述內側臂(71)上。
此外,本發明的特征在于,在該鞍乘型車輛中形成有:在側視觀察時位于所述外側臂(72)與所述內側臂(71)之間的第1空間(S1);和在俯視觀察時位于所述內側臂(71)與所述外側臂(72)之間的第2空間(S2),所述制動踏板(56)的對所述平衡件(61)進行支承的軸部件(96)在側視觀察時被設置于所述第1空間(S1)內,并且在俯視觀察時被設置于所述第2空間(S2)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5481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