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模型材用樹脂組合物、支撐材用樹脂組合物、立體光刻品及立體光刻品的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80044098.8 | 申請日: | 2016-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262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1 |
| 發明(設計)人: | 鬼頭克幸;出云妥江子 | 申請(專利權)人: | 麥克賽爾控股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8F290/06 | 分類號: | C08F290/06;B33Y10/00;B33Y70/00;B33Y80/00;B29C6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鐘晶;陳彥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型 樹脂 組合 支撐 立體 光刻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型材用樹脂組合物,是用于通過噴墨立體光刻法將模型材(4)造型的模型材用樹脂組合物,其相對于樹脂組合物整體100重量份,含有:19~49重量份的非水溶性單官能烯屬不飽和單體(A),15~50重量份的二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烯屬不飽和單體(B),10~45重量份的低聚物(C),以及光聚合引發劑(D)。通過該模型材用樹脂組合物,能夠獲得尺寸精度良好的立體光刻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噴墨立體光刻法所使用的模型材用樹脂組合物以及支撐材用樹脂組合物、使用這些樹脂組合物造型的立體光刻品以及該立體光刻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制作立體造型物的方法,眾所周知使用了通過照射紫外線等而固化的光固化性樹脂組合物的造型法。具體而言,這樣的造型法中,通過對光固化性樹脂組合物照射紫外線等使其固化,從而形成具有預定形狀的固化層。然后,通過在該固化層上進一步供給光固化性樹脂組合物使其固化,從而形成新的固化層。通過反復進行上述工序,從而制作立體造型物。
上述造型法中,近年來,報告了通過使光固化性樹脂組合物從噴嘴排出,在其剛排出后照射紫外線等使其固化,從而形成具有預定形狀的固化層的基于噴墨方式的立體光刻法(以下,稱為噴墨立體光刻法)(日本特開2004-255839號公報、日本特開2010-155889號公報、日本特開2010-155926號公報和日本特開2012-111226號公報)。噴墨立體光刻法不需要儲存光固化性樹脂組合物的大型樹脂液槽和暗室的設置。因此,與現有方法相比,可以將造型裝置小型化。噴墨立體光刻法作為通過能夠根據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計算機輔助設計)數據自由地制作立體造型物的3D打印機來實現的造型法而受到關注。
在噴墨立體光刻法中,在將具有中空形狀等復雜形狀的立體光刻品造型的情況下,為了支撐模型材,將該模型材與支撐材組合形成(日本特開2004-255839號公報、日本特開2010-155889號公報和日本特開2012-111226號公報)。支撐材與模型材同樣地,通過對光固化性樹脂組合物照射紫外線等使其固化來制作。在制作模型材后,將支撐材物理剝離、或使其溶解于有機溶劑或水,從而可以除去上述支撐材。
進一步,日本特開2012-111226號公報中公開了通過噴墨立體光刻法,光固化時和固化后由水或吸濕引起的膨潤變形極少的模型材用樹脂組合物、固化后的固化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優異且容易除去的支撐材用樹脂組合物、以及使用這些樹脂組合物進行造型的立體光刻品。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然而,使用以往的模型材用樹脂組合物和支撐材用樹脂組合物進行造型的立體光刻品存在尺寸精度惡化這樣的問題。作為其原因,例如,可以認為是通過使模型材用樹脂組合物光固化而獲得的模型材的固化不足或固化收縮增大。此外,可以認為是支撐材用樹脂組合物的非聚合性成分浸出、或通過使支撐材用樹脂組合物光固化而獲得的支撐材的自支撐性不足。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現狀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用于獲得尺寸精度良好的立體光刻品的模型材用樹脂組合物和支撐材用樹脂組合物、使用這些樹脂組合物進行造型的立體光刻品、以及該立體光刻品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法
本發明人等對上述課題進行了各種研究,結果發現了,通過使模型材用樹脂組合物中的非水溶性單官能烯屬不飽和單體的含量在預定的范圍內,從而通過使上述模型材用樹脂組合物光固化而獲得的模型材的固化性變得良好,并且,抑制固化收縮。此外,本發明人等發現了,通過減少支撐材用樹脂組合物中的非聚合成分的含量,能夠抑制造型中的非聚合成分的浸出,并且通過增加水溶性單官能烯屬不飽和單體的含量,可獲得自支撐性優異的支撐材。而且,本發明人等發現了,通過模型材用樹脂組合物和支撐材用樹脂組合物中的任一種都可以解決課題,從而獲得尺寸精度良好的立體光刻品。
本發明是基于上述認識而提出的,其主旨如下所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麥克賽爾控股株式會社,未經麥克賽爾控股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8004409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