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服裝加工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391880.0 | 申請日: | 2016-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545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雅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紹興市博亞服飾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1H42/00 | 分類號: | A41H42/00;D06H7/00 |
| 代理公司: | 紹興市越興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3220 | 代理人: | 蔣衛東 |
| 地址: | 312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服裝 加工 系統 | ||
1.一種服裝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動切割系統、精割系統、粘底系統、開袋系統和縫紉系統,所述自動切割系統包括工作臺、切割刀頭、軌道,所述的軌道通過軌道架架設于工作臺上,切割刀頭與軌道連接,并由軌道帶動其左右移動,軌道架由控制器操控其沿工作臺前后移動,并帶動軌道和切割刀頭隨之同步前后移動,面料置于工作臺上,隨著切割刀頭的上下移動,在上下、左右、前后移動,面料完成自動切割;所述的精割系統包括循環刀、打磨機構、驅動輥、傳送軌道、風管和轉換軸,所述的轉換軸設置有若干個,循環刀套裝在驅動輥與轉換軸上,并形成閉合回路,且該閉合回路穿過布片處理臺,使其回路部分位于布片處理臺上方,部分處于布片處理臺下方;打磨機構位于布片處理臺上方,包括左磨盤和右磨盤,左磨盤與右磨盤分居循環刀上下兩側或左右兩側,并分別與循環刀接觸以進行循環刀的打磨;傳送軌道和風管位于布片處理臺上方,傳送軌道罩蓋在循環刀上,風管與該傳送軌道連通,并為傳送軌道提供負壓,以抽吸循環刀表面的雜質,精割系統處理后依次進入粘底系統、開袋系統和縫紉系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服裝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動切割系統中,工作臺是由海綿構成或由若干組密集分布的立柱豎直拼湊而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服裝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動切割系統中,切割刀頭包括刀架、卡槽、定位控制器、氣缸、定位檢測器和刀片,所述的定位控制器、氣缸、卡槽分別固定在刀架上,卡槽位于刀架下方,并滑動卡扣在軌道上;定位控制器一端與氣缸連接,另一端與定位檢測器連接,氣缸驅動刀片上下移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服裝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割系統中,打磨機構包括左磨盤和右磨盤,左磨盤、右磨盤均傾斜設置,且左磨盤居下、右磨盤居上形成錯位結構,且左磨盤、右磨盤均向兩者之間傾斜。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服裝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磨盤下方設置有校位機構,該校位機構上設置有過槽和校位栓,校位栓位于過槽側邊,其與過槽配合使用。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服裝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調壓彈簧,調壓彈簧位于左磨盤與右磨盤之間,用于調整左磨盤、右磨盤的傾斜角度。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服裝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割系統中,轉換軸包括轉換軸一和轉換軸二,轉換軸一和轉換軸二均位于布片處理臺下方,且轉換軸一位于驅動輥正下方,打磨機構位于驅動輥與轉換軸一之間,循環刀在驅動輥、打磨機構與轉換軸一之間保持豎直上下;傳送軌道和風管位于驅動輥與轉換軸二之間。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服裝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開袋系統由操作臺、開袋機構、縫紉機構和驅動機構構成,所述的開袋機構包括支架、擺軸、刀架和切刀,支架位于操作臺上,其上開設有滑軌,擺軸一端與驅動機構連接,另一端則與刀架連接,切刀位于刀架下端,與切刀所在豎直面對應的操作臺上設置有開袋口模,開袋口模兩側較中間高;縫紉機構位于刀架后方,其下端設置有針頭,針頭與驅動機構連接操作臺上與針頭對應的位置設置有縫紉口;驅動機構分別驅動擺軸和針頭運動,使擺軸沿滑軌移動,針頭則上下移動。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服裝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開袋口是由操作臺向下凹陷形成,并在中心處形成開袋口。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服裝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開袋口模由兩塊模板構成,模板外側高,內側低,兩塊模板之間形成開袋口,或者,直接在操作臺上設置開袋口,且該開袋口位于兩塊模板中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紹興市博亞服飾有限公司,未經紹興市博亞服飾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39188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護型大容量硬盤錄像機
- 下一篇:具有呼叫功能的視頻會議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