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移動式遠端臨場交互平臺有效
申請號: | 201620974080.5 | 申請日: | 2016-08-29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009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發明(設計)人: | 楊辰光;黎偉豪;王若薇;蘇春翌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主分類號: | B25J11/00 | 分類號: | B25J11/00;B25J13/00;B25J13/08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羅觀祥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式 遠端 臨場 交互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人機交互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移動式遠端臨場交互平臺。
背景技術
隨著人的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分身乏術的情況日漸增多,因此促使了移動式遠程交互的發展。剛開始,由于互聯網的誕生,為了跟上人們的生活節奏,人們實用新型了網絡視頻,從而使得人們可以在室內同時與多個人接觸交流。但人們仍不滿足,經過多年的發展,遠程交互已經有不少新的產品誕生。例如Anybots公司的Anybots QB移動機器人以及美國Double Robotics公司的Double機器人。這兩款產品的功能都非常相似,都主要是實現用戶的“分身”能力,讓用戶在室內遠程控制移動機器人去出席會議、上班辦公以及出差。但目前市面上的這些產品的交互體驗都比較差,基本只有一個屏幕顯示和生硬的骨架支架,遠端與機器人交互的人只能與冰冷的機器交互。如果將遠程機器人設計成更加貼合人類、外形更加像人類、使其具有用戶的實時臉部表情,這樣定能增強遠端與之交互的人產生親切感,縮短機器與人之間的“距離”。另外,對于本地端用戶,其臨場感的體驗十分重要。如果能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到本地端用戶上,使本地端用戶通過虛擬現實技術,使其視野與遠程機器人同步,這樣必定可以增強本地端用戶的臨場感。
近幾年來,產生了許多與該專利相關的論文和專利,分別如下:
1、中國公開專利號:CN104898652A,名稱:與一個可移動的遠程機 器人相互交流。該設備,可以使用戶遠程采集到該設備的各種信息,使得用戶與外界交流,同時它的上肢也可以作出一定的運動,但該設備的外形比較生硬,不夠美觀,同時不能出色展現出用戶的情景信息,交互體驗差,本地端用戶的臨場感差。
2、中國公開專利號:CN103802108A,名稱:遠程協助辦公機器人。該專利描述的設備可以滿足人類在辦公室的一般工作,如影音交流、遠程巡視工作現場、遠程文件傳輸以及參與遠程視頻會議等等。但同樣,該設備的外形比較生硬,不貼合人類間交互的審美,對用戶的情景狀況還原程度比較低。同時沒有考慮到本地端用戶的臨場感。
3、中國公開專利號:CN102755194A,名稱:一種遠程監護機器人。該設備可以通過它上面的各種生命狀況探測器監護病人的生命健康情況,能夠與病人有一定程度的交互,但其可交互的功能比較少,而且該設備的外觀同樣比較生硬,不符合人類的審美,沒有對用戶的情景狀況進行還原,導致交互體驗很差。更為重要的是其本地端用戶的臨場感很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如遠程移動機器人無法顯示用戶情景情況,交互體驗差、用戶臨場感差等問題,提供一種移動式遠端臨場交互平臺。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達到:
一種移動式遠端臨場交互平臺,所述平臺由人類仿真頭部1、人類仿真軀體5、移動平臺承重支架8、移動底座機器人9依次由上至下連接組成,
所述人類仿真頭部1包括第一半透明玻璃板2、第一投影儀10以及頭 部外殼,所述第一投影儀10將本地端用戶頭部的影像信息投影在所述第一半透明玻璃板2上,使得所述人類仿真頭部1擁有本地端用戶的面部表情;
所述遠端用戶是指與移動式遠端臨場交互平臺交流的用戶,同時,對應的,本地端用戶是指操控移動式遠端臨場交互平臺的用戶。
所述人類仿真軀體5包括第二半透明玻璃板7、第二投影儀11以及軀體外殼,所述第二投影儀11將遠端用戶軀體的影像信息投影在所述第二半透明玻璃板7上,使得所述人類仿真軀體5擁有遠端用戶的軀體情景。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投影儀10以及所述第二投影儀11均平行于所述第一半透明玻璃板2以及所述第二半透明玻璃板7放置的,所述第一投影儀10以及所述第二投影儀11分別包括一個投影儀影像轉向裝置,用于將將平行的影像分別轉向到對應的半透明玻璃板上顯示。
進一步地,所述投影儀影像轉向裝置包括:固定板a1、鏡面玻璃a2以及固定板a3,所述固定板a1、所述鏡面玻璃a2以及所述固定板a3形成一個45°角將投影儀豎直的畫面轉向成水平。
進一步地,所述人類仿真軀體5上設置有微型麥克風6、3D攝像頭3和音箱4,所述微型麥克風6用于采集平臺周圍的聲音信號,所述3D攝像頭3用于采集平臺周圍的影像信號,所述音箱4用于播放用戶的聲音。
進一步地,所述移動平臺承重支架8起到承重作用并支持上下高度調節,通過所述移動平臺承重支架8可調節所述人類仿真軀體5和所述人類仿真頭部1的位置高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7408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機器人視覺引導系統
- 下一篇:一種信息推送裝置、服務器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