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動汽車離心式無級變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43516.4 | 申請日: | 2016-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772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4 |
| 發明(設計)人: | 汪超;李凌鈺;歐誼;皮光;徐慧;甘強;羅祖德;李彭彭;郭建武;郭芷含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文理學院 |
| 主分類號: | F16H3/087 | 分類號: | F16H3/08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5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汽車 離心 無級 變速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變速器,特別涉及電動汽車離心式無級變速器。
【背景技術】
變速器是用來改變來自發動機的轉速和轉矩的機構,它能固定或分檔改變輸出軸和輸入軸傳動比,又稱變速箱。變速器由變速傳動機構和操縱機構組成,目前,現有的一些變速器進行無級變速效率較低,并且,現有的變速器不易拆裝和檢修,同時不能滿足人們對電動汽車良好的駕駛感受,為此,我們提出一種電動汽車離心式無級變速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電動汽車離心式無級變速器,整體結構簡單,容易拆卸,以便于工作人員維修,同時,電動汽車具有良好的操控性,以便于人們容易駕駛電動汽車,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電動汽車離心式無級變速器,包括變速器本體,所述變速器本體包括箱體、動力輸入軸和動力輸出軸,所述箱體內設有內腔,所述箱體和內腔之間安裝有主動前軸、主后傳動軸和從傳動軸,所述動力輸入軸與所述主動前軸連接,所述主后傳動軸一端與主轉動軸連接,所述動力輸入軸通過所述主動前軸與主動軸連接, 所述主動軸一端通過復位彈簧與所述主轉動軸連接,所述從傳動軸一端通過從動前軸與從動后軸連接,所述從動后軸一端與動力輸出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主動軸(3)上安裝有主動前齒輪(2)和主動后齒輪(14),所述主動后齒輪(14)一側安裝有離心齒輪(18)。
進一步地,所述從動前軸(7)上安裝有從動前齒輪(9),所述從動后軸(10)上安裝有第一從動后齒輪(11)和第二從動后齒輪(12)。
進一步地,所述主動前齒輪(2)和所述從動前齒輪(9)相互嚙合,所述主動后齒輪(14)與所述第一從動后齒輪(11)相互嚙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電動汽車離心式無級變速器,由于離心齒輪與第二從動后齒輪的接觸配合,有利于增加電動汽車整體的可靠性,由于主動軸一端通過復位彈簧與主轉動軸連接,以便于人們容易操控電動汽車變速,增強了變速器整體的操控性能,結構簡單,容易拆卸,以便于工作人員維修,同時,電動汽車具有良好的操控性,以便于人們容易駕駛電動汽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動汽車離心式無級變速器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變速器本體;2、主動前齒輪;3、主動軸;4、主動前軸;5、動力輸入軸;6、從傳動軸;7、從動前軸;8、箱體; 9、從動前齒輪;10、從動后軸;11、第一從動后齒輪;12、第二從動后齒輪;13、動力輸出軸;14、主動后齒輪;15、主后傳動軸;16、主轉動軸;17、復位彈簧;18、離心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電動汽車離心式無級變速器,包括變速器本體1,所述變速器本體1包括箱體8、動力輸入軸5和動力輸出軸13,所述箱體8內設有內腔,所述箱體8和內腔之間安裝有主動前軸4、主后傳動軸15和從傳動軸6,所述動力輸入軸5與所述主動前軸4連接,所述主后傳動軸15一端與主轉動軸16連接,所述動力輸入軸5通過所述主動前軸4與主動軸3連接,所述主動軸3一端通過復位彈簧17與所述主轉動軸16連接,所述從傳動軸6一端通過從動前軸7與從動后軸10連接,所述從動后軸10一端與動力輸出軸13連接。
本實用新型電動汽車離心式無級變速器,由于離心齒輪18與第二從動后齒輪12的接觸配合,有利于增加電動汽車整體的可靠性,由于主動軸3一端通過復位彈簧17與主轉動軸16連接,以便于人們容易操控電動汽車變速,增強了變速器整體的操控性能,結構簡單,容易拆卸,以便于工作人員維修,同時,電動汽車具有良好的操控性,以便于人們容易駕駛電動汽車。
其中,所述主動軸3上安裝有主動前齒輪2和主動后齒輪14, 所述主動后齒輪14一側安裝有離心齒輪18。
其中,所述從動前軸7上安裝有從動前齒輪9,所述從動后軸10上安裝有第一從動后齒輪11和第二從動后齒輪12。
其中,所述主動前齒輪2和所述從動前齒輪9相互嚙合,所述主動后齒輪14與所述第一從動后齒輪11相互嚙合。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文理學院,未經湖南文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4351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