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卸料雙件注塑模具有效
申請號: | 201620773022.6 | 申請日: | 2016-07-20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013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發明(設計)人: | 南基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燁嘉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29C45/26 | 分類號: | B29C45/26;B29C45/32;B29C45/73;B29C45/40;B29C45/27;B29C45/78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永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4400 | 代理人: | 何新華 |
地址: | 523710 廣東省東莞市塘***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卸料 注塑 模具 | ||
1.一種自動卸料雙件注塑模具,包括模具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體包括上模(1)、下模(10)、頂出裝置,所述上模(1)的上表面設置有連接座(33),所述連接座(33)上設置有卸料裝置(32),所述上模(1)的下表面設置有兩個相同的上型腔(8),所述上型腔(8)分為左側上型腔和右側上型腔,所述下模(10)的上表面設置有與上型腔(8)相對應的兩相同的下型腔(4),所述下型腔(4)分為左側下型腔和右側下型腔,所述左側上型腔、左側下型腔和右側上型腔、右側下型腔通過澆道(29)連通,所述上模(1)的兩個上型腔(8)之間設置有與澆道(29)連接的注塑口(7);所述上模(1)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導柱(21),所述下模(10)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與導柱(21)相對應的導槽(22);所述卸料裝置(32)包括驅動氣缸(16)和伸縮桿(31),所述驅動氣缸(16)通過連接桿(30)與連接座(33)固定,所述伸縮桿(31)與驅動氣缸(16)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卸料雙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柱(21)從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圓柱部(23)、第二矩形部(24)和第三圓柱部(25),所述導槽(22)包括與第一圓柱部(23)相對應的第一圓柱槽(26)、與第二矩形部(24)相對應的第二矩形槽(27)以及與第三圓柱部(25)相對應的第三圓柱槽(2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卸料雙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內靠近上型腔(8)的位置設置有上空腔(2),所述下模(10)內靠近下型腔(4)的位置設置有下空腔(19),所述上空腔(2)和下空腔(19)內均設置有加熱塊(15);所述上空腔(2)與上型腔(8)之間設置有若干溫度探針(3),所述下空腔(19)與下型腔(4)之間設置有若干溫度探針(3);所述溫度探針(3)的設置位置與加熱塊(15)相對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卸料雙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體設有回收流路(5)和供給流路(6),回收流路(5)與供給流路(6)之間設有冷卻介質循環系統(20),所述冷卻介質循環系統(20)包括冷卻介質回收裝置(12)、制冷裝置(13)和冷卻介質供給裝置(14);所述下模(10)內部設置有內部循環管,所述內部循環管分別與回收流路(5)以及供給流路(6)相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卸料雙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0)的下方通過支撐板(11)連接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上設置有頂出裝置,所述頂出裝置包括驅動氣缸(16)和頂桿(17),所述驅動氣缸(16)設置在固定板(18)上,所述驅動氣缸(16)上驅動連接有頂桿(17),所述頂桿(17)貫穿下模(10)一直延伸至澆道(29)。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自動卸料雙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桿(17)的頂出端設置有緩沖墊(9)。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動卸料雙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圓柱部(23)的直徑大于第三圓柱部(25)的直徑。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動卸料雙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圓柱部(23)、第二矩形部(24)和第三圓柱部(25)同軸心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燁嘉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燁嘉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77302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小型化針閥咀的發熱絲纏繞結構
- 下一篇:防卡死加速頂出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