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無人機的秸稈焚燒監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242097.1 | 申請日: | 2016-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012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白;韋海成;肖明霞;潘俊濤;康學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方民族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D1/08 | 分類號: | G05D1/08;G05D1/1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51221 | 代理人: | 王蕓 |
| 地址: | 750021 寧夏回族***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無人機 秸稈 焚燒 監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人機航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無人機的秸稈焚燒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當前,因農作物秸稈無序焚燒而引發的大氣環境污染問題,已引起全社會及各級政府的高度關注。秸稈焚燒產生的大量氣體及顆粒污染物會引起區域性空氣污染,危害人類身體健康,嚴重時會降低空氣能見度、引發交通事故。據統計,每年我國秸稈焚燒量約為140Tg(百萬噸),全國生物質燃燒的CO排放量中約有一半來自秸稈焚燒。每年6-10月收獲季,全國范圍內都會出現秸稈露天焚燒現象,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大氣污染水平。為此,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意見》,2009和2012年國家發改委和農業部等部委又聯合發布了《關于印發編制秸稈綜合利用規劃指導意見的通知》、《"十二五"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此后,各級政府還出臺了一系列秸稈禁燒政策。但近年來,農業生產中秸稈集中焚燒的現象屢禁不止,因秸稈露天焚燒致使大量顆粒物輸出引起國內區域性大氣污染事件不勝枚舉,已成為公眾密切關注的社會、環境問題。
當前對于秸稈焚燒監測主要利用衛星遙感技術進行監測,衛星遙感監測技術的主要優勢在于:該技術在大面積長時間的焚燒現場監測中具有準確性、客觀性及數據的可回溯性,并且能夠為全面的宏觀性的秸稈焚燒監測提供數據支 持。然而,由于衛星運行軌跡所限,其遙感監測重復觀測時間僅為1-2天/次,受到每天監測次數有限、較小焚燒點捕捉困難、云霧天氣影響監測結果等客觀因素制約,直接導致觀測結果有以下不足:
1)沒有自有關鍵技術的突破,目前使用的數據處理和分析方法只能對超過一定面積和持續一定時間的焚燒場景進行檢測,測試數據受客觀因素影響較多,特別是在多云及夜晚情況下無法取得較好的效果;
2)相關數據過于專業,測試數據需要經過大量處理后才能夠進行焚燒點辨識,而且數據的直觀性不強,監測分辨率具有局限性,無法直接用于常規的焚燒監測管理;
3)應用范圍有限,衛星遙感觀測和處理的數據資源,基于成本和技術,一般只能掌握在省級或國家的氣象部門,而市、縣、鎮、鄉等所在區域才是秸稈焚燒的集中地,這些部門很難第一時間利用衛星遙感進行針對性的監測和對秸稈焚燒集中地進行迅速的處理,因此衛星遙感技術監測秸稈焚燒的應用范圍相當有限;
上述問題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秸稈監測技術實際應用的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因此本實用新型基于無人機開發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監測效率高的新型秸稈焚燒監測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基于衛星遙感監測的重復觀察周期長,使用成本高,相關技術復雜,監測效果受環境影響大、應用范圍有限等問題,提供一種基于無人機的秸稈焚燒檢測系統,該監測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簡化了測量流程,降低了測量成本,效率較高,大大方了實際工程人員的 使用。
為了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無人機的秸稈焚燒監測裝置,包括:
無人機,所述無人機上設置有用于定位自身三維位置信息的衛星導航模塊,用于采集地面圖像的可見光采集系統與紅外采集系統,用于判斷秸稈焚燒區域的位置敏感探測器;
應用終端,包括用于控制無人機飛行的控制裝置以及用于顯示監測區域的圖像和無人機三維位置信息的圖像顯示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方民族大學,未經北方民族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24209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木薯盆景
- 下一篇:栽培箱及具有該栽培箱的凈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