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倉內多層擺放錐體的交通錐自動收放系統用抓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228588.0 | 申請日: | 2016-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824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13 |
| 發明(設計)人: | 計京寶;文杰;王鴻舉;張國強;杜治云;余智云;毛盛敏;李新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凱瑞特種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F9/70 | 分類號: | E01F9/7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孔祥超 |
| 地址: | 401122***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層 擺放 錐體 交通 自動 系統 用抓錐 裝置 | ||
1.一種倉內多層擺放錐體的交通錐自動收放系統用抓錐裝置,包括通過機架(1)設置的抓錐機構(100),抓錐機構(100)用于抓放交通錐,其特征在于,所述抓錐機構(100)可縱向移動的設在第一框式平臺(200)上,第一框式平臺(200)可升降的連接在上方的第二框式平臺(300)上,第二框式平臺(300)可升降的設在所述機架(1)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倉內多層擺放錐體的交通錐自動收放系統用抓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式平臺(200)與第二框式平臺(300)之間形成有第一導軌副結構,第一框式平臺(200)通過第一升降驅動結構形成相對于第二框式平臺(300)的升降運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倉內多層擺放錐體的交通錐自動收放系統用抓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軌副結構包括由相互配合的導柱(2)和導套(3)構成,導柱(2)設在所述第一框式平臺(200)上,導套(3)設在所述第二框式平臺(300)上;第一升降驅動結構由第一升降液壓缸(4)構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倉內多層擺放錐體的交通錐自動收放系統用抓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式平臺(300)與所述機架(1)之間形成有第二導軌副結構,第二框式平臺(300)通過第二升降驅動結構形成相對于機架(1)的升降運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倉內多層擺放錐體的交通錐自動收放系統用抓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上形成的豎向導槽,所述第二框式平臺(300)由兩端與所述豎向導槽形成所述第二導軌副結構;所述第二升降驅動結構由第二升降液壓缸(5)構成。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倉內多層擺放錐體的交通錐自動收放系統用抓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錐機構(100)與第一框式平臺(200)形成有縱向移動導軌副結構,抓錐機構(100)固定連接在托架(6)上,縱向移動導軌副結構的動導軌部分形成在托架(6)上,抓錐機構(100)通過抓錐驅動結構驅動移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倉內多層擺放錐體的交通錐自動收放系統用抓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錐驅動結構由齒輪(7)和齒條(8)構成,齒輪(7)由設在托架(6)上的驅動電機(9)驅動,齒條(8)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框式平臺(200)上,并與所述縱向移動導軌副結構中設有的定導軌平行。
8.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倉內多層擺放錐體的交通錐自動收放系統用抓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錐機構(100)包括固定夾爪(10)和活動夾爪(11),固定夾爪(10)與托架(6)固定連接,且呈豎向設置,固定夾爪(10)下部形成有避讓交通錐外壁的豁口(10a);所述活動夾爪(11)由夾爪液壓缸(15)驅動擺動,以與所述固定夾爪(10)共同形成對交通錐的支撐盤部的夾持。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倉內多層擺放錐體的交通錐自動收放系統用抓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夾爪(11)上設有桿狀的輔助支撐(11a),該輔助支撐(11a)用于通過交通錐內壁對交通錐形成穩定夾持。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倉內多層擺放錐體的交通錐自動收放系統用抓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豁口(10a)設有并排的多個;所述輔助支撐(11a)設有的數量與所述豁口(10a)數量相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凱瑞特種車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凱瑞特種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22858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