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動懸浮式微球涂層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620128052.1 | 申請日: | 2016-02-18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291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發明(設計)人: | 羅炳池;吳衛東;李文琦;李愷;羅江山;張建波;張吉強;何玉丹;戴亞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 |
主分類號: | C23C14/34 | 分類號: | C23C14/34;C23C14/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吳開磊 |
地址: | 621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氣動 懸浮 式微 涂層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微層表面涂層材料的制備技術領域,且特別涉 及一種氣動懸浮式微球涂層裝置。
背景技術
在科研和生產活動中,需要制備微球表面的各種均勻涂層,比 如慣性約束聚變(ICF)物理實驗中,需要在空心或實心微球表面制 備各種金屬和非金屬的均勻涂層材料,以實現科學研究的目的。
現有的微層涂層裝置在進行微層涂層時,均勻性較差,而且不 能防止微球相互碰撞。另外,在涂層過程中,從靶槍上掉落的渣、 屑等會粘附在微球表面,形成異質晶核生長或被后續沉積的原子覆 蓋在表面,這樣微球表面的光潔度變差,尤其是在低工作氣壓下對 各種材質金屬、陶瓷、塑料等微球進行濺射涂層時,光潔度很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動懸浮式微球涂層裝置,其 通過微量高速氣流,實現微球的懸浮和自由隨機旋轉,保證微球表 面均勻的涂層,避免微球之間的相互碰撞,并且可以去除從靶槍上 掉落的渣、屑等對微球的污染,提高微球表面的光潔度。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氣動懸浮式微球涂層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室、氣 流板、多個靶槍和進氣管,氣流板設置于真空室內,多個靶槍具有 靶口,靶口位于氣流板上方的真空室內并朝向氣流板設置,氣流板 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連接于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間的第一側面, 氣流板設有貫通上表面的多個氣流孔以及貫通第一側面的多根導氣 通道,多個氣流孔分別與多根導氣通道相連通,多根導氣通道連通 進氣管。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氣動懸浮式微球涂層裝置的有益效果 是:
(1)通過進氣管進氣,并從氣流孔向上吹出,微球在靶口與氣 流孔之間懸浮和自由隨機轉動,從上方靶槍中噴出的涂料能均勻的 涂覆在微球表面,保證微球涂層的均勻性。
(2)氣流孔吹出的向上氣流會把從靶槍上掉落的渣或屑向上吹 出,防止其沾染在微球上,影響微球表面的光潔度。
(3)當氣流向上流動并擴散時,從氣流孔中溢出的氣流在向上 溢出時,受到微球阻擋,氣流會沿微球的球面向外逸出,相當于在 微球與氣流孔的孔壁間形成一道氣墊,阻止微球與氣流孔將發生碰 撞,約束了微球的運動空間。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 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 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 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 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和2提供的氣動懸浮式微球涂層裝 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和2提供的氣動懸浮式微球涂層裝 置中氣流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和3提供的氣動懸浮式微球涂層裝 置中氣流板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提供的氣動懸浮式微球涂層裝置的 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提供的氣動懸浮式微球涂層裝置中 氣流孔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分別為:
氣動懸浮式微球涂層裝置100;真空室101;真空泵102;進氣 管110;第一管段111;第二管段112;導氣孔115;靶槍120;靶 口121;氣流板130;上表面130a;下表面130b;第一側面130c; 第二側面130d;氣流孔131;喇叭口132。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 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 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 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 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 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 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 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未經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12805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