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適用于大巴空調的電氣室有效
申請號: | 201620072912.4 | 申請日: | 2016-01-26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515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發明(設計)人: | 林道金;劉敢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西百客汽車空調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F24F1/00 | 分類號: | F24F1/00;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夏恒霞;董建林 |
地址: | 210039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適用于 大巴 空調 電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氣室,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大巴空調以提高散熱性能的電氣室,屬于汽車配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由于客車頂部空間的局限性,純電動頂置空調需將其控制系統、壓縮機、低壓電源系統均設計安裝在頂置空調緊湊而有限的空間內。因而,工作中各個系統發散出來的熱量會聚集在一起,如不能從電氣室及時散發出去,會使電氣室內溫度持續升高,從而對電氣室內的各個零部件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嚴重的話造成控制系統失靈。鑒于此,迫切需要解決大把空調電氣室的散熱問題,以期優化汽車空調的工作性能。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大巴空調的電氣室,能夠解決電氣室的散熱問題,從而給電氣室各零部件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溫度。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適用于大巴空調的電氣室,包括:與冷凝風機相鄰設置的電氣室主體以及與電氣室主體連接的上蓋,所述電氣室主體的內部空間被平行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隔為控制室、壓縮機室及低壓電源室,所述電氣室主體具有與第一隔板垂直的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所述第一側板、第二側板、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上均形成有散熱結構。
優選地,前述壓縮機室設置于控制室和低壓電源室之間。
更優選地,前述電氣室主體與上蓋通過螺絲連接。
具體地,前述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的頂部輪廓線均包括:自電氣室主體底壁向上彎曲延伸的第一段弧線、與第一段弧線連接且與水平面平行的主直線以及自主直線端部向下彎曲延伸至電氣室主體底壁的第二段弧線,所述第一隔板設置于第一段弧線與主直線的交界處,所述第二隔板設置于第二段弧線與主直線的交界處。當然,上蓋的形狀設計與側板的頂部輪廓線對應,使得外形更加美觀。
進一步地,前述散熱結構包括:形成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的貫通結構、形成于第一段弧線與電氣室主體底壁之間的貫通結構、形成于主直線與電氣室主體底壁之間的貫通結構以及形成于第二段弧線與電氣室主體底壁之間的貫通結構。
優選地,前述貫通結構為通孔或通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于:本實用新型的電氣室分隔為控制室、壓縮機室及低壓電源室,在電氣室的合適位置設置散熱結構以將各零部件的熱量及時散發出去,充分利用了熱空氣上升原理并巧妙借助冷凝風機進一步優化了散熱效果,從而提高了空調控制系統、低壓電源系統和壓縮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同時進一步提高了大巴頂置空調的制冷能力和制冷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適用于大巴空調的電氣室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中冷凝風機處于不工作狀態時的散熱示意圖;
圖3是圖1所示實施例中冷凝風機處于工作狀態時的散熱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1、電氣室主體,2、上蓋,3、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控制室,6、壓縮機室,7、低壓電源室,8、貫通結構,9、第一段弧線,10、主直線,11、第二段弧線,12、冷凝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具體的介紹。
參見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的適用于大巴空調的電氣室包括:與冷凝風機12相鄰設置的電氣室主體1以及與電氣室主體1通過螺絲連接的上蓋2,電氣室主體1的內部空間被平行的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分隔為控制室5、壓縮機室6及低壓電源室7,壓縮機室6設置于控制室5和低壓電源室7之間。
電氣室主體1具有底壁、以及與第一隔板3垂直的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具體地,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的頂部輪廓線均包括:自電氣室主體1底壁向上彎曲延伸的第一段弧線9、與第一段弧線9連接且與水平面平行的主直線10以及自主直線10端部向下彎曲延伸至電氣室主體1底壁的第二段弧線11,第一隔板3設置于第一段弧線9與主直線10的交界處從而構成了控制室5,第二隔板4設置于第二段弧線11與主直線10的交界處從而構成了低壓電源室7。當然,上蓋2的形狀設計與側板的頂部輪廓線對應,使得外形更加美觀,如圖1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西百客汽車空調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西百客汽車空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7291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