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客車模塊化發動機尾縱梁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44298.0 | 申請日: | 2016-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271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熊成林;嚴偉;汪儉;王孝來;張金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3/00 | 分類號: | B62D2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 34115 | 代理人: | 梁美珠;金凱 |
| 地址: | 23005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客車 模塊化 發動 機尾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客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客車模塊化發動機尾縱梁結構。
背景技術
全承載客車由于其結構強度、被動安全性好的特點,在現在的高端大型客車上被廣泛采用。全承載客車骨架是一種整體桁架式閉環結構,其主體是由大量的小矩形管焊接而成,因此,全承載客車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存在焊接勞動強度高、工作量大、焊接精度等需要各種工裝保證的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客車模塊化發動機尾縱梁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將發動機尾安裝部分結構設計成一個整體模塊,具有通用化、輕量化、高強度和高剛性等特點,且兼具防托底和追尾防撞等功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客車模塊化發動機尾縱梁結構,包括活動梁總成以及對稱設置在活動梁總成左右兩端的左尾縱梁總成與右尾縱梁總成;所述活動梁總成的左右兩端分別通過左尾活動梁安裝總成、右尾活動梁安裝總成與左尾縱梁總成、右尾縱梁總成可拆卸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活動梁總成包括中橫梁、對稱設置在中橫梁左右兩端的左連接板與右連接板、以及分別設置在中橫梁左、右兩端與左連接板、右連接板之間的左加強角、右加強角;所述左連接板上開設有若干個左安裝通孔;所述右連接板上開設有若干個右安裝通孔。
進一步的,所述左尾縱梁總成和右尾縱梁總成的結構相同,均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設置的上橫梁與下橫梁、從前向后依次設置在上橫梁與下橫梁之間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與第三立柱、以及從前向后依次設置的第一加強斜撐與第二加強斜撐;所述第一加強斜撐位于第一立柱與第二立柱之間,且所述第一加強斜撐的中段與下橫梁之間設有連接立柱;所述第二加強斜撐位于第三立柱后側。
進一步的,所述左尾活動梁安裝總成和右尾活動梁安裝總成的結構相同,均包括立梁、分別安裝在立梁上下兩端的上封板與下封板、以及嵌入安裝在立梁上的若干個螺紋套筒。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柱與第二立柱之間安裝有發動機前支架總成,所述第二立柱與第三立柱之間安裝有發動機后支架總成。
進一步的,所述立梁上開設有通孔,所述螺紋套筒安裝在通孔中,且所述螺紋套筒上設有內螺紋。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將發動機尾安裝部分結構設計成一個整體模塊,將發動機尾安裝部分結構設計成一個整體模塊,在不同客車配備相同發動機時,可以作為通用部件使用,大大降低了裝配難度以及設計、備料與生產的成本。本實用新型具有通用化、輕量化、高強度和高剛性等特點,且兼具防托底和追尾防撞等功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活動梁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活動梁總成的主視圖;
圖4是活動梁總成的俯視圖;
圖5是左尾縱梁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左尾活動梁安裝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示意圖。
其中:
1、活動梁總成,11、中橫梁,12、左連接板,13、右連接板,14、左加強角,15、右加強角,16、左安裝通孔,17、右安裝通孔,2、左尾縱梁總成,20、發動機后支架總成,21、上橫梁,22、下橫梁,23、第一立柱,24、第二立柱,25、第三立柱,26、第一加強斜撐,27、第二加強斜撐,28、連接立柱,29、發動機前支架總成,3、右尾縱梁總成,4、左尾活動梁安裝總成,41、立梁,42、上封板,43、下封板,44、螺紋套筒,5、右尾活動梁安裝總成,6、車架,7、發動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7所示的一種客車模塊化發動機尾縱梁結構,包括活動梁總成1以及對稱設置在活動梁總成1左右兩端的左尾縱梁總成2與右尾縱梁總成3。所述活動梁總成1的左右兩端分別通過左尾活動梁安裝總成4、右尾活動梁安裝總成5與左尾縱梁總成2、右尾縱梁總成3可拆卸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4429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碳纖前擾流板
- 下一篇:一種改進離合裝置的單手收合推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