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裂殖壺菌WZYU011及其生產凝乳酶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66502.4 | 申請日: | 2016-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454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于欣君;汪釗;陳虹;葛佳煒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14 | 分類號: | C12N1/14;C12N9/58;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黃美娟;李世玉 |
| 地址: | 31001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裂殖壺菌 wzyu011 及其 生產 凝乳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裂殖壺菌WZYU011及其生產凝乳酶的方法,將裂殖壺菌通過斜面培養、種子培養和發酵培養即可得到凝乳酶粗酶液。該方法首次使用裂殖壺菌在包含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和海鹽等廉價原料的培養基中快速生產凝乳酶,避免了在培養基中另外添加鈣和鎂等無機鹽,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且整個工藝流程簡單,設備要求低,可控性強,適用于工業化生產。利用本發明所述制備方法所得凝乳酶具有較高的酶活力,可以滿足工業化生產凝乳酶的需求。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凝乳酶的制備,特別涉及一種利用裂殖壺菌生產凝乳酶的方法。
(二)背景技術
裂殖壺菌(Aurantiochytrium sp.)是一種海洋類真菌的異養型微生物,其細胞中富含DHA等重要多不飽和脂肪酸,已成為世界上最常用的DHA高產菌株。裂殖壺菌分布于海洋生境,能夠利用自身的多酶體系高效分解環境基質,滿足自身快速生長的需求,其數量級甚至超過細菌,而且作為分解者參與海洋環境物質循環,具有重要的生態學意義。
凝乳酶是奶酪生產中使牛奶凝固的關鍵酶,屬于酸性蛋白酶,又稱天冬氨酸蛋白酶,其產值占整個酶制劑總產值的15.5%,市場需求量巨大。凝乳酶的傳統來源是哺乳期小牛的皺胃,因其具有較高的凝乳和蛋白水解能力而成為奶酪制作的首選酶。然而動物來源的酶成本昂貴,且提取程序和工藝較為復雜,已不能滿足現代工業對于凝乳酶的要求。所以,研究者不斷尋求新的凝乳酶資源。微生物具有生長速度快、生產成本低、占地面積小和易于控制生產條件等優點,而且微生物凝乳酶多屬胞外酶,提取方便,使其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目前微生物凝乳酶主要由米黑毛霉、微小毛霉和粟疫霉等霉菌通過固態發酵生產,霉菌容易產生菌絲體,影響產酶;另外與固態發酵相比,液態發酵技術具有發酵時間短、過程易于控制和產量高等優勢。而關于裂殖壺菌來源的凝乳酶及其液態發酵生產的研究并未見報道。裂殖壺菌已通過FDA安全認證,中國衛生部也將其加入安全的食品添加劑名錄,故廣泛應用于食品和飼料工業。該菌能夠利用廉價基質快速生長,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發酵產品的成本,有利于工業化生產。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新菌株--裂殖壺菌(Aurantiochytrium sp.)WZYU011及利用裂殖壺菌WZYU011高效生產凝乳酶的方法。本發明首次使用已通過食品安全認證的海洋微生物裂殖壺菌,采用廉價原料高效生產凝乳酶,有效降低了凝乳酶的生產成本,且整個工藝流程簡單,設備要求低,可控性強,適用于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提供一株新菌株--裂殖壺菌(Aurantiochytrium sp.)WZYU011,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編號:CCTCC NO:M 2016619,保藏日期為:2016年11月7日,保藏地址為中國武漢,武漢大學,郵編430072。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利用裂殖壺菌WZYU011生產凝乳酶的方法,所述方法為:將裂殖壺菌WZYU011接種至發酵培養基中,在25-35℃下,50-600rpm振蕩培養,得到發酵液,將發酵液離心,棄細胞沉淀,得到含凝乳酶的粗酶液,將粗酶液分離純化,獲得凝乳酶;所述發酵培養基組成為:葡萄糖40-120g/L,酵母粉10-20g/L,蛋白胨5-20g/L,海鹽20g/L,溶劑為水,pH值自然。
進一步,所述裂殖壺菌WZYU011接種前先進行斜面活化和種子擴大培養:(1)斜面培養:將裂殖壺菌WZYU011接種于斜面培養基上,25-35℃下培養1-3天;所述斜面培養基組成為:葡萄糖20g/L,酵母粉10g/L,蛋白陳5g/L,海鹽20g/L,瓊脂20g/L,溶劑為水,pH值自然;(2)種子培養:將斜面培養基上的菌體接入含100mL種子培養基的500mL三角瓶中,在25-35℃下,50-300rpm震蕩培養1-3天,得到種子液;所述種子培養基組為:葡萄糖60g/L,酵母粉10g/L,蛋白陳5g/L,海鹽20g/L,溶劑為水,pH值自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6650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