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蛹蟲草液體培養基瓶栽出菇培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55267.0 | 申請日: | 2016-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33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21 |
| 發明(設計)人: | 郝繼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臨沂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14 | 分類號: | C12N1/14;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37218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徐明雙 |
| 地址: | 27600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蟲草 液體 培養基 瓶栽出菇 培養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蛹蟲草液體培養基瓶栽出菇培養方法,是由以下步驟制備得到的:培養基配制;接種;液體菌球培養;氣生菌絲培養;轉色;促原基分化和出菇管理。本發明的液體培養基成分簡單易得,成本低廉,蛋白質含量高,質量好,萌發速度快。本發明在蛹蟲草液體培養的基礎上,通過靜止避光培養生成大量氣生菌絲,并形成氣生菌絲層作為支撐蛹蟲草子座的基礎;采用液體培養基瓶栽出菇不需要接種到固體培養基上,減少了操作步驟,提高培養效率,延長觀賞期,避免了由液體培養基接種到固體培養基造成的污染,同時避免了培養基質由于缺水而導致菇體干枯的現象,使得蛹蟲草子座長時間保持新鮮狀態,顯著提高觀賞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蛹蟲草培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蛹蟲草液體培養基瓶栽出菇培養方法。
背景技術
蛹蟲草又稱北蟲草,隸屬于真菌科的子囊菌亞門、麥角菌科、蟲草屬。蛹蟲草是一種藥用真菌,含有糖、脂肪和蛋白質,此外,還含有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其提取物如蟲草素、蟲草酸、蟲草多糖等,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可用于治療系統失調、哮喘、支氣管炎等,同時,蛹蟲草中的多種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抗腫瘤、抗菌、抗氧化、保護肝臟、增強免疫力等藥理作用。長期以來,人們在開發利用蛹蟲草過程中一直側重于其藥用價值,而忽略了其觀賞價值。
蛹蟲草生產中一般采用液體菌種、固體基質出菇的栽培方式,這種栽培方式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進而提高蛹蟲草產量,但是其觀賞價值較低,主要表現為:固體基質透氣性好,利于蟲草子座快速生長,導致觀賞期縮短;在生產后期培養基質嚴重失水,導致蟲草子座萎縮、失去光澤的現象,從而降低觀賞價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培養方法簡便、觀賞價值高的蛹蟲草液體培養基瓶栽出菇培養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蛹蟲草液體培養基瓶栽出菇培養方法,是由以下步驟制備得到的:
1)培養基配制:將液體培養基分裝至培養瓶中,透氣封口膜封口,120℃條件下滅菌20-30min;
本發明的培養瓶選擇透明度高,可耐高溫高壓的培養瓶,大小選擇250-600mL之間。
2)接種:滅菌完畢,待培養基溫度冷卻至25℃左右,在無菌環境下,接入2-3塊0.4cm *0.4 cm -0.6cm*0.6cm大小蛹蟲草斜面母種;
3)液體菌球培養:將接種后的培養瓶置于震蕩培養箱中,于轉速120r/min、溫度20℃條件下避光培養6-7d,液體培養基內生成大量的菌球;
4)氣生菌絲培養:將生成大量菌球的培養瓶置于培養箱中繼續培養,于溫度20-22℃黑暗條件下靜止培養10-15d,培養基表面生成氣生菌絲;
用手傾斜培養瓶,氣生菌絲層不隨液面晃動;
5)轉色:將生成氣生菌絲每天照射13-15h,光照強度為200-250Lx、濕度為55-60%和溫度為20-22℃條件下,培養4-5d,至白色氣生菌絲轉化為橘黃色;
6)促原基分化:在無菌環境下進行搔菌處理,白天控制溫度為20-21℃,夜晚控制溫度為10-15℃,給以溫差刺激,在光照強度100-200Lx條件下每天光照13-14h,5-10d后即有大量原基形成;
具體措施為:選擇頂端寬度為0.5-1mm的搔菌工具(如安裝了操作長柄的鐵釘或大號鋼針)進行搔菌處理。用酒精燈火焰反復灼燒搔菌工具,在無菌環境中冷卻后,輕輕在氣生菌絲表面每間隔1cm劃1條平行線。要求線條長度橫貫培養瓶兩側,深度以不劃透氣生菌絲層為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臨沂大學,未經臨沂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552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