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銀耳菌種提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52893.4 | 申請日: | 2016-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33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劍偉;朱亞清;曾紅艷;劉東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味菇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8/20 | 分類號: | A01G18/20;A01G18/30;A01G18/40;A01G18/6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智嶸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李杰 |
| 地址: | 417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銀耳 菌種 提取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銀耳菌種提取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選取耳片消毒、漂洗、擦干后,置于55~65%的濕度條件下4~5小時風干,對耳片上的香灰菌絲滅活。在風干的耳片生長點切取薄耳片,并接種到培養基中,培養至接種點出現2~4毫米的濃白菌絲。將濃白菌絲轉管培養,至形成白毛團,得到銀耳菌種。上述銀耳菌種提取方法,通過控制濕度對耳片的香灰菌絲滅活,同時以組織分離法進行銀耳菌種提取,僅需進行一次轉管,提純時間短,操作簡便;同時菌種性狀遺傳親本,質量穩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銀耳培育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銀耳菌種提取方法。
背景技術
銀耳含豐富的膠質、多種維生素和多種氨基酸及肝糖,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栽培銀耳要獲得高產、優質的菌種是關鍵。傳統的制種分離一直沒能很好的解決菌種穩定性的問題,每次出現母本菌種異常,通常都會導致整批生產不良甚至絕收,給農戶或者企業造成重大損失。并且銀耳菌種基質分離過于繁鎖,不易獲取,并且質量不穩定。如銀耳菌種制作普遍使用基質分離法提取純銀耳菌種,此方法每次分離都要30~45天風干。因為風干時間不足分離出菌種帶有香灰菌絲,風干時間過長又影響銀耳菌種的活性,減少銀耳木屑種轉接代數,因此每次轉接試管的數量都要很多。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銀耳菌種提取方法,以解決現有的菌種操作復雜、質量不穩定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銀耳菌種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選取耳片消毒、漂洗、擦干后,置于55~65%的濕度條件下4~5小時風干,對耳片上的香灰菌絲滅活。
在風干的耳片生長點切取薄耳片,并接種到培養基中,培養至接種點出現2~4毫米的濃白菌絲。
將濃白菌絲轉管培養,至形成白毛團,得到銀耳菌種。
進一步地,耳片風干的條件為:將耳片置于超凈工作臺,在柔風條件下放置4~5小時。
進一步地,培養基包括土豆、葡萄糖、瓊脂和水,培養基由土豆200g、葡萄糖20g、瓊脂24~26g加入木屑培養基香灰菌絲煮水提取液定容1000ml,殺菌、冷卻得到。
進一步地,培養基由土豆200g、葡萄糖20g、瓊脂25g加入木屑培養基香灰菌絲煮水提取液定容1000ml,殺菌、冷卻得到。
進一步地,薄耳片的大小為0.2mm×0.05mm,薄耳片的厚度為0.1~1毫米。
進一步地,薄耳片接種到試管內的培養基中,每根試管接種2~4塊。
進一步地,薄耳片在22~25℃下培育15~17天,得到濃白菌絲。
進一步地,將濃白菌絲分成2mm×3mm大小進行轉管,培養7~12天得到白毛團。
進一步地,耳片通過73~78%酒精消毒,并用73~78%酒精漂洗4~6S,再用無菌水漂洗兩次,每次4~6S。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銀耳菌種提取方法,通過控制濕度對耳片的香灰菌絲滅活,同時以組織分離法進行銀耳菌種提取,僅需進行一次轉管,提純時間短,操作簡便;同時菌種性狀遺傳親本,質量穩定。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發明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薄耳片接種到培養基第5天的圖;
圖2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薄耳片接種到培養基第10天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味菇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南味菇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5289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容器法蘭用卡子連接結構
- 下一篇:一種蛹蟲草液體培養基瓶栽出菇培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