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鮮茶葉制備時復合干燥的技術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45724.8 | 申請日: | 2016-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047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9 |
| 發明(設計)人: | 韓仁甲;孫鋒;洪日華;吳漢平;洪新華;胡強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石臺縣日新茶葉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34117 | 代理人: | 吳奇 |
| 地址: | 2451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鮮 茶葉 制備 復合 干燥 技術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葉加工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鮮茶葉制備時復合干燥的技術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茶葉是我國不可或缺的一種產物,茶葉的制備加工也是我國目前較為盛行的一種傳統行業,茶葉在加工時,需要進行采摘、殺青、揉捻、發醇、干燥等幾大步驟,在實際的加工中,茶葉干燥時茶葉生產中,最為重要的步驟之一,其關乎到茶葉制備后的實際口感及營養,但是在目前而言,茶葉加工中,在進行干燥方法并不科學,不僅干燥的不夠徹底,同時還可能在操作過程中造成茶葉實際的養分流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干燥方法科學規范,工藝簡單,效果顯著的新鮮茶葉制備時復合干燥的技術方法。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新鮮茶葉制備時復合干燥的技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經過揉捻后的茶葉全部收集后,放入震動篩內,震動打撒,然后統一平鋪于一網板上,備用;
2)取用一噴霧罐,在罐內加入冷卻后的白開水,然后將上述步驟1中的網板上茶葉進行整體噴水霧處理,噴水以茶葉表面不產生下落的水滴為宜;
3)將上述噴水處理后的茶葉帶網板一起置放于烘干機中,首先調節烘干機內溫度為35-40℃,烘干2-3h;
4)待上述步驟3烘干結束后,將烘干機溫度調節至45-55℃,再次烘干6-8h;
5)待上述步驟4烘干結束后,將烘干機溫度調節至60-68℃,持續烘干直至茶葉含水率為25-30%后,取出靜置直至,恢復室溫后,備用;
6)將上述步驟5處理后的茶葉,全部放入炒制機中,進行高溫翻炒,炒制茶葉含水率為5-7%后,取出冷卻備用;
7)將上述步驟6處理后的茶葉取出,平鋪于晾曬板上,置放于無塵陽光房內,進行曬制2-3天后,即可。
上述步驟3、4和5中的茶葉在進行烘干的過程中,每隔30-40min進行一次茶葉翻拌;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實現了茶葉肉年后,多種干燥方式的齊聚,通過先烘干的方式,進行茶葉的逐級去水,逐級升溫不僅不會造成茶葉茶香的流失,而且還不會造成茶葉機理受損,炒制的方式起到對茶葉的迅速干燥,更加快捷,通過高溫曬制之后,可以充分的干燥,效果顯著。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新鮮茶葉制備時復合干燥的技術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經過揉捻后的茶葉全部收集后,放入震動篩內,震動打撒,然后統一平鋪于一網板上,備用;
2)取用一噴霧罐,在罐內加入冷卻后的白開水,然后將上述步驟1中的網板上茶葉進行整體噴水霧處理,噴水以茶葉表面不產生下落的水滴為宜;
3)將上述噴水處理后的茶葉帶網板一起置放于烘干機中,首先調節烘干機內溫度為40℃,烘干3h;
4)待上述步驟3烘干結束后,將烘干機溫度調節至55℃,再次烘干8h;
5)待上述步驟4烘干結束后,將烘干機溫度調節至68℃,持續烘干直至茶葉含水率為30%后,取出靜置直至,恢復室溫后,備用;
6)將上述步驟5處理后的茶葉,全部放入炒制機中,進行高溫翻炒,炒制茶葉含水率為7%后,取出冷卻備用;
7)將上述步驟6處理后的茶葉取出,平鋪于晾曬板上,置放于無塵陽光房內,進行曬制3天后,即可。
實施例2
一種新鮮茶葉制備時復合干燥的技術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經過揉捻后的茶葉全部收集后,放入震動篩內,震動打撒,然后統一平鋪于一網板上,備用;
2)取用一噴霧罐,在罐內加入冷卻后的白開水,然后將上述步驟1中的網板上茶葉進行整體噴水霧處理,噴水以茶葉表面不產生下落的水滴為宜;
3)將上述噴水處理后的茶葉帶網板一起置放于烘干機中,首先調節烘干機內溫度為35℃,烘干2h;
4)待上述步驟3烘干結束后,將烘干機溫度調節至45℃,再次烘干6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石臺縣日新茶葉實業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省石臺縣日新茶葉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4572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利用黃秋葵花制備紅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緊壓茶模板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