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測定作物中全氟羧酸類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37800.0 | 申請日: | 2016-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683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向壘;莫測輝;孫騰飛;陳雷;余忠雄;李彥文;蔡全英;李慧;趙海明;黃獻培 | 申請(專利權)人: | 暨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88 | 分類號: | G01N30/88;G01N30/06;G01N30/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單香杰 |
| 地址: | 510632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全氟羧酸 類化合物 特征離子 萃取 全氟羧酸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譜 固相萃取凈化 線性離子阱 背景干擾 定量離子 復雜基質 平行操作 標準品 谷物類 靈敏度 內標物 四極桿 葉菜類 質譜儀 萃取劑 石墨 菜類 超聲 峰形 果菜 混勻 基質 炭黑 小柱 回收率 串聯 冷凍 污染物 定性 保留 優化 | ||
本發明屬于污染物測定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測定作物中全氟羧酸類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步驟為:將待測作物冷凍、干燥、粉碎后作為樣品,向樣品中加入內標物13C4?PFOA和13C2?PFDA,混勻后加入萃取劑,超聲萃取得萃取質,萃取質經裝有石墨炭黑的WAX小柱固相萃取凈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譜串聯四極桿線性離子阱質譜儀進行測定;以平行操作的全氟羧酸類標準品進行比較,以保留時間和優化的特征離子進行定性,以基質背景干擾少,峰形好、信噪高的特征離子為定量離子,以內標法進行定量。本發明所述方法回收率高、精密度好、靈敏度高,且抗復雜基質干擾,同時適用于谷物類、根菜類、葉菜類、果菜類中全氟羧酸化合物的測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染物測定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測定作物中全氟羧酸類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術
全氟羧酸(Perfluoroalkyl carboxylic acids PFCAs)是指化合物分子中與碳原子連接的氫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且碳鏈端部連著羧基的一類化合物。這類化合物是典型的全氟化合物,具有獨特的性質如惰性、穩定性及高表面活性等,因此被廣泛用作表面活性劑、粘附劑、以及化妝品、衣服等的添加劑使用。
長期(60年以上)大規模的使用導致全氟羧酸大量的進入環境,目前其已在各種環境介質以及人體中普遍檢出。由于全氟羧酸富含高鍵位能的碳氟鍵(C-F),其在環境中具有極高的穩定性,甚至采用化學手段都不易將其降解去除。同時,全氟羧酸化合物具有生物富集性,可對人體造成嚴重的毒害效應,包括免疫毒性、內分泌干擾、致癌性等。因此,近年來,全氟羧酸化合物環境問題已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其中以檢出最多、毒性最強的全氟辛酸(PFOA)受關注最多。美國明尼蘇達州和新澤西州規定自來水中PFOA的濃度應分別低于0.5和0.04μg/L。歐盟食品安全署已把全氟羧酸化合物定義為食物鏈中的新型污染物,且制定PFOA在人體中的日耐受劑量為1.5μg/kg/d。同時,歐盟食品安全署呼吁其成員國應監控環境中的PFOA及其同系物和前體物質。
全氟羧酸化合物可通過工業排放、污泥農用、污水灌溉和大氣干濕沉降等方式進入農田-作物系統。由于含有羧基并顯示出較高的水溶性,其及其被農作物吸收,進而通過食物鏈威脅人體健康。Lechner et al(2011)的研究顯示,作物可從污染土壤中積累PFOA,富集系數可達3.8。Herzke et al(2013)的研究顯示歐洲農作物普遍受到全氟羧酸化合物污染,且作物葉部(多為可食部位)與其根部的污染物含量相當。Klenow et al(2013)的研究則顯示食用蔬菜和水果是比利時、意大利、捷克和挪威等四國人群暴露PFOA和全氟己酸(PFHxA)的主要途徑,可達總暴露量的69%。
目前有關土壤-作物系統中全氟羧酸化合物含量水平、污染特征、風險評價方面等方面的研究尚較少報道。這主要與作物中全氟羧酸化合物含量多為痕量水平(ng/g)且作物基質成分(如糖類、葉綠素等)復雜對分析測定有較大干擾有關。同時現有的關于作物中全氟羧酸的分析方法主要針對一類或兩類作物建立,針對多類作物包括谷物類、根菜類、葉菜類、果菜類的抗基質效應且廣適用性的方法尚未見報道。而且,已有的分析方法測定低碳鏈(<C8)或高碳鏈(>C10)全氟羧酸化合物的回收率還相對較低(48%~69%)。
因此,亟需建立一種高效、靈敏且廣泛適用于多類作物中全氟羧酸化合物測定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測定作物中全氟羧酸類化合物的方法。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給予實現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暨南大學,未經暨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378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