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駕駛模式的控制方法、系統及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37711.6 | 申請日: | 2016-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486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31 |
| 發明(設計)人: | 牛小鋒;周申光;劉自敏;孔凡茂;劉天培;張凱邦;劉亞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W30/00 | 分類號: | B60W30/00;B60W40/10;B60W50/00 |
| 代理公司: | 11201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張潤 |
| 地址: | 0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行駛狀態 轉彎 車輛駕駛模式 加速行駛 駕駛模式 行駛 制動 倒車 狀態自動控制 車輛行駛 低速行駛 整車 檢測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車輛駕駛模式的控制方法、系統及車輛,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檢測車輛的行駛狀態,其中,車輛的行駛狀態至少包括:直線勻速行駛、直線加速行駛、直線制動行駛、非直線勻速的低速行駛、轉彎、轉彎加速行駛、轉彎制動行駛及倒車;根據車輛的行駛狀態,控制車輛進入對應的駕駛模式。本發明的方法能夠根據車輛行駛的狀態自動控制車輛進入合適的駕駛模式,減少了駕駛員的操作負擔,提高了整車性能及駕駛員的體驗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車輛駕駛模式的控制方法、系統及車輛。
背景技術
智能駕駛模式控制系統是一種電子控制駕駛輔助系統,該系統上駕駛者可根據駕駛情景如路況,車輛的行駛狀態(加速、制動、轉向)選擇不同的駕駛模式,當選定不同的駕駛模式后車輛就會呈現出不同的駕駛性能(如運動、舒適、經濟等)。智能駕駛模式控制系統能夠更大程度上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同時也可提高車輛在不同駕駛模式下的操縱性和穩定性。智能駕駛模式控制系統通過操縱開關下達指令,主控單元接收開關的指令后再把指令通過CAN網絡發送給各子系統,其中主要參與響應的子系統有發動機控制系統、變速器控制系統、分動器控制系統、車輛穩定性控制系統、電動助力轉向系統、人機交互系統。在不同的駕駛模式下,各子系統通過相應的響應協同工作,使車輛呈現出不同的駕駛性能。
目前的智能駕駛模式控制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為:在智能駕駛模式系統開發時先定義不同的駕駛模式(如運動、經濟、舒適、穩定等),再針對不同的駕駛模式定義各子系統的性能目標,然后通過聯調使各駕駛模式下底盤整體的性能目標滿足需求,最終使車輛能根據駕駛者的選擇在不同的駕駛模式下發揮出最佳的駕駛性能。智能駕駛模式控制系統可通過直觀的人機交互功能將駕駛員當前的操作與車輛所處模式顯示出來。
目前的智能駕駛模式控制系統的缺點如下:
1)目前的智能駕駛模式控制系統需要駕駛員根據實際的駕駛情形主動進行駕駛模式的切換,它不能根據車輛實際的行駛狀態自主選擇合適的駕駛模式。
例如,駕駛者選擇一種駕駛模式后車輛就表現出特定的駕駛風格后,它不根據車輛實際的行駛狀態來調整車輛的性能。如駕駛者選擇了經濟模式(兩驅、發動機高轉速、低輸出扭矩、加速踏板靈敏度低,偏向經濟性),在車輛以中高速穩定行駛時,它能較好的滿足駕駛者的要求,但在車輛加速時更應注重駕駛體驗,此時要求車輛的駕駛風格更為激烈(四輪驅動、發動機輸出扭矩大、油門踏板靈敏度高),此條件下經濟模式就不在是最優的選擇。因為智能駕駛控制系統不能根據實際的駕駛情形自主切換模式,駕駛員只能手動進行模式的切換。所以在實際行車過程中為了充分發揮車輛的性能,駕駛員需要依據車輛的行駛狀態,不斷地在各種駕駛模式間進行切換,從而增加了駕駛員的操作負擔,進而降低了駕駛體驗。
2)智能駕駛模式控制系統中的車身電子穩定系統和電動轉向系統都能對整車的橫擺力矩進行控制,但在目前的智能駕駛控制系統中電動轉向系統主要負責提供轉向助力,電動轉向系統負責橫擺力矩的控制。當目前的智能駕駛模式控制系統上在車輛出現轉向不足或轉向過多時,主要通過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的差別制動來獲得修正的橫擺力矩,但車身電子穩定系統在制動時整車會出現減速和頓挫感,這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整車的駕駛感受。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車輛駕駛模式的控制方法,該方法能夠根據車輛行駛的狀態自動控制車輛進入合適的駕駛模式,減少了駕駛員的操作負擔,提高了整車性能及駕駛員的體驗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車輛駕駛模式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檢測車輛的行駛狀態,其中,所述車輛的行駛狀態至少包括:直線勻速行駛、直線加速行駛、直線制動行駛、非直線勻速的低速行駛、轉彎、轉彎加速行駛、轉彎制動行駛及倒車;根據所述車輛的行駛狀態,控制車輛進入對應的駕駛模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377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