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多維感性信息語義層次關聯的產品分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20113.8 | 申請日: | 2016-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985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毅;王家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30/02 | 分類號: | G06Q30/02;G06F17/27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羅笛 |
| 地址: | 710048***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多維 感性 信息 語義 層次 關聯 產品 分析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基于多維感性信息語義層次關聯的產品分析方法,首先對感性需求語義詞匯進行提取,確立需求排序,選擇排序靠前的需求作為產品語義空間中的語義軸確定多組三維語義空間,計算用戶對產品感性信息集綜合作用到產品方案,確定該方案在用戶需求語義空間中的位置,同時構建多維感性需求模型,標定產品方案的感性需求的位置,選擇排序最前的需求作為首要需求,將首要需求分層次后定位,確定核心用戶所在區域,選擇首要需求中對應的方案作為做出最終產品設計決策。該方法直觀地表達用戶對產品的多屬性動態的綜合感知需求,用于產品方案的分析與決策,并通過多維感性需求與用戶的個性化特征關聯,為后期基于語義檢索的產品個性化設計奠定基礎。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產品分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多維感性信息語義層次關聯的產品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面向用戶偏好的個性化產品(包括工業產品,金融產品等等)設計也成為企業吸引消費者購買的關鍵。一些學者建立用戶情感需求模型,來實現設計早期階段融入用戶需求,如感性工學將用戶的感知信息通過數學量化處理來與產品的造型屬性結合。但是用戶對產品感知評價,并用語言描述對同一產品的感性需求除了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外,還呈現出“多維度、多層次、動態性”的特征。所以,單靠一種或者兩種感性詞匯表達是不能涵蓋用戶群體對產品的本質需求,而且如果忽略了這些需求之間的關聯特性和動態發展特性,更是很難準確實施用戶群體動態的感性需求信息與產品設計的綜合轉化。此外,在互聯網上檢索產品時,如何讓用戶快速檢索到與自己的個性特征相關的產品,提高檢索效率也急需解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多維感性信息語義層次關聯的產品分析方法,能夠直觀地表達用戶對產品的多屬性動態的綜合感知需求,用于產品方案的分析與決策,并通過多維感性需求與用戶的個性化特征關聯,提高網上檢索效率,為后期基于語義檢索的產品個性化設計奠定基礎。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多維感性信息語義層次關聯的產品分析方法,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步驟1,利用調研、統計的方法對眾多的感性需求語義詞匯進行提取,初步提取用戶選擇頻數f≥x%的感性詞匯建立用戶對產品的感性需求信息方案集Y={Y1,Y2,…,Yn},x為產品設計開發人員指定數值,如指定x=70,即選擇頻數f≥70%的感性詞匯建立用戶對產品的感性信息方案集;
步驟2,利用動態直覺模糊多屬性決策確立“需求Yi,i=1,2,…,n”的排序;
步驟3,選擇排序靠前的j個感性需求作為產品語義空間中的語義軸MRj,當j=1時,為線性語義軸,語義軸為MR1,構成一維感性需求圖;當j=2時,語義軸MR2、MR1構成二維感性需求圖,j=3時,語義軸MR3、MR2及MR1形成三維語義空間,當j≥4時,以Cn3的組合方式確定多組三維語義空間;
步驟4,利用直覺模糊集的關聯測度計算用戶對產品感性信息集綜合作用到產品方案Pi后與步驟3中需求語義軸的關聯層次,確定該產品方案Pi在用戶需求“情感”語義空間中的位置;
步驟5,構建面向用戶特征的多維感性需求模型,通過調查、統計的形式提取用戶Ui,(i=1,2,…,n)的典型特征,并用兩對互補的形容詞組表達該典型特征,構成“用戶群典型特征”語義空間;
步驟6,通過產品感知評價實驗,利用直覺模糊集的關聯測度計算用戶對產品方案Pi的j個感性需求形成的多維感性需求與用戶Ui,(i=1,2,…,n)的典型特征的關聯性,并標定其在步驟5構建的“用戶群典型特征”語義空間中的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理工大學,未經西安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2011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遠程控制機器人的購物方法
- 下一篇:一種移動終端產品實時銷量預測方法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