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用于線纜故障檢測的機器人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205848.3 | 申請日: | 2016-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377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孫振;徐鐵;王勝正;陸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海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5J11/00 | 分類號: | B25J11/00;B25J19/02;B62D57/02;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1249 | 代理人: | 朱成之,潘朱慧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線纜 故障 檢測 機器人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線纜故障檢測的機器人,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高空線纜安全監(jiān)控以及故障報修的機器人,屬于故障檢測裝置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發(fā)展,國民生產水平的提高,機器人已經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全國電力設施建設不斷推進的情況下,國家電網(wǎng)在全國的面積覆蓋率也越來越廣,伴隨而來的也是越來越復雜的安全檢測以及維護問題。
在此背景下,身邊的高空作業(yè)越來越多,其中有很多是有關高空線纜繩索的工作,例如高空線路檢測、戶外線路維修等。目前,大多數(shù)工作都是由工作人員親自攀爬到高空進行故障檢測、維修,但是顯然這種工作方式比較危險。對于高度較低的線纜,工作人員一般只借助簡單的攀爬工具。對于一些大城市的高空電纜,則通常是工作人員搭乘云梯進行檢修。
由于目前電網(wǎng)覆蓋率很廣,線纜總長也很長,工作人員如果希望對每段線路都進行檢測,幾乎是不可能達到的。并且有些電網(wǎng)穿插架設于山川河流之間,又進一步給工作人員的操作帶來了更多的困難。另外,由于很多線纜帶有高壓電,即使專業(yè)的工作人員經過培訓并知道安全工作方法,但也不能完全避免危險事故的發(fā)生。再有,受攀爬工具以及云梯等運輸搬運的影響,來回搬運會浪費大量人力與時間。同時,每次工作人員通過攀爬對高空電纜進行檢測、維修操作,安全隱患無法避免。
綜合上述,通過工作人員親自到現(xiàn)場并進行高空作業(yè),存在各種限制和問題。因此,目前亟需提出一種能夠進行高空線纜故障檢測的機器人,以完全取代人工操作。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線纜故障檢測的機器人,結構簡單,能在高空線纜上自由行走,能全程監(jiān)控線纜安全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線路故障并準確提供危險位置,有效的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危險性和復雜性,并能提高效率。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用于線纜故障檢測的機器人,包含:控制模塊;驅動模塊,與所述的控制模塊通過電路連接,根據(jù)控制模塊輸出的控制信號輸出驅動力;夾緊模塊,固定設置在所述的驅動模塊上;行走模塊,設置在所述的夾緊模塊的上方,與所述的驅動模塊通過傳動連接,該行走模塊與夾緊模塊配合以夾緊線纜,在驅動模塊輸出的驅動力的作用下沿線纜行走或停止;監(jiān)控模塊,設置在所述的行走模塊的頂端,在行走模塊沿線纜行走時監(jiān)控線纜狀況。
所述的驅動模塊包含:皮帶輪;伺服電機,其輸出端通過皮帶與所述的皮帶輪連接,驅動皮帶輪滾動。
所述的驅動模塊還包含電池,設置在所述的伺服電機的底部,與伺服電機通過電路連接,提供工作電源。
所述的夾緊模塊包含:彈性架,固定設置在所述的伺服電機的頂端;滾動輪,設置在所述的彈性架上。
所述的行走模塊包含:U型架;驅動輪,設置在所述的U型架上,位于所述的滾動輪的正下方,并與滾動輪之間設有與線纜外徑相匹配的間距,用以夾緊線纜;該驅動輪的一側與皮帶輪同軸連接設置,隨皮帶輪一起滾動,實現(xiàn)機器人沿線纜的行走或停止。
所述的驅動輪通過第一軸承組件設置在所述的U型架上。
所述的彈性架包含:底座,固定設置在所述的伺服電機的頂端;兩個導桿槽,分別設置在所述的底座的兩端;兩個彈簧,分別設置在各個導桿槽內,且彈簧的一端與導桿槽的底部固定連接;兩個導桿,分別與各個彈簧的另一端連接,并通過第二軸承組件與滾動輪連接設置;通過向下按壓導桿,使其壓縮彈簧,以帶動滾動輪向下移動。
所述的彈性架還包含撥動按鈕,固定設置導桿上,通過向下?lián)軇铀龅膿軇影粹o,使導桿帶動滾動輪向下移動。
所述的控制模塊包含:紅外接收模塊,固定設置在所述的電池或伺服電機上,與地面控制器通信連接,接收地面控制器發(fā)送的控制信號;主控模塊,固定設置在所述的電池或伺服電機上,分別與所述的紅外接收模塊以及伺服電機通信連接,根據(jù)接收到的控制信號,控制伺服電機啟動或關機。
所述的監(jiān)控模塊包含:監(jiān)控攝像頭,其上設置有LED照明燈,固定設置在所述的U型架的頂端,在機器人沿線纜行走的過程中,對線纜概況進行檢測監(jiān)控;信號發(fā)射器,固定設置在所述的U型架的頂端,與所述的監(jiān)控攝像頭以及地面控制器通信連接,將監(jiān)控攝像頭獲取的檢測監(jiān)控信號轉發(fā)至地面控制器;報警器,固定設置在所述的U型架的頂端,并與所述的主控模塊通信連接,當發(fā)現(xiàn)線纜故障、損壞或漏電時,接收主控模塊的控制信號,發(fā)出警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海事大學,未經上海海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0584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