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低創傷手術刀的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04277.1 | 申請日: | 2016-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86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朱寧峰;矯夏;郁菁菁;馮葉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源科弘森金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3213 | 分類號: | A61B17/3213;C04B35/56;C04B35/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創傷 手術刀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低創傷手術刀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手術刀是進行外科手術的必備工具,其安全性對于執刀醫生和病患來說至關重要。以往傳統手術刀通常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塑柄手術刀,另一種是鋼柄手術刀。塑柄手術刀主要由一次性使用的刀片和一次性使用的塑柄組成,塑柄前部設有刀片座,刀片安裝在刀片座上。鋼柄手術刀主要由一次性使用的刀片和非一次性使用的鋼柄組成,使用前需要將刀片安裝到刀柄上,使用后將刀片從刀柄上移除;現有技術存在在使用過程中難以避免晃動、松動的問題,還可能會發生刀頭在外力左右下脫落的情況,危險性極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低創傷手術刀的加工方法,此加工方法獲得的低創傷手術刀的刀片擁有超高的硬度,而且開鋒后的刀片十分鋒利,實現了立體三維定位,避免了刀體易松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低創傷手術刀的加工方法,包括:刀片、條形刀柄,所述刀片的一端為刀刃,另一端為插接部,此插接部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別開有上凹孔和下凹孔,所述條形刀柄前端具有供插接部嵌入的插孔;所述條形刀柄的前部沿周向依次開有上螺紋孔、中螺紋孔和下螺紋孔,一鎖緊螺絲旋入中螺紋孔并壓緊插接部,一上螺栓桿旋入上螺紋孔并嵌入插接部的上凹孔內,一下螺栓桿旋入下螺紋孔并嵌入插接部的下凹孔內;所述刀片的刀刃邊緣與刀片長度方向夾角為70~80°;
所述刀片通過以下步驟獲得:
步驟一、將超細碳化鎢50~60份、碳化鈦 8~10份、碳化鉻 6~8份、二硅化鉬4~8份、氮化鈦7~9份、碳化釩1~2份和石墨粉3~4份投入粉碎機內進行粉碎處理,形成直徑小于20微米的混合粉末;
步驟二、通過壓力機對混合料顆粒進行成型壓制形成壓坯;
步驟三、將壓坯放置燒結爐進行燒結形成刀片毛坯,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3-1、先升溫至260℃,再以每小時4~6℃的速率升溫至 500℃,保溫1~2小時,此階段采用真空條件燒結;
步驟3-2、再以每小時8~12℃的速率升溫至1260℃,保溫1~2小時,此階段氣氛為氬氣和氮氣形成的混合氣體,此時的燒結壓力為 6Mpa;
步驟3-3、再以每小時2~4℃的速率升溫至1380℃,保溫1~2小時,此階段氣氛為氬氣,此時的燒結壓力為4Mpa;
步驟3-4、隨爐冷卻;
步驟四、對刀片毛坯進行精磨加工,載開鋒和打磨處理形成初步刀片;
步驟五、將步驟四的初步刀片進行液氮深冷處理從而獲得所述刀片。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如下:
作為優選,所述條形刀柄的截面為圓形。
作為優選,所述刀片的刀刃邊緣與刀片長度方向夾角為75°或者78°。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四的深冷處理的溫度低于零下80℃。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1、本發明用于低創傷手術刀的加工方法,其采用超細碳化鎢50~60份、碳化鈦 8~10份、碳化鉻 6~8份、二硅化鉬4~8份、氮化鈦7~9份和碳化釩1~2份進行燒結,使得手術刀的刀片擁有超高的硬度,而且開鋒后的刀片十分鋒利,且極高的強度不容易出現彎曲;其燒結過程三個階段壓力由真空依次切換到高壓燒結、次高壓燒結,并伴隨特定組分氣氛切換,有利于碳化物彌散析出,進而使刀片的材質組織更加緊密,增加了抗彎強度和抗崩刃性。
2、本發明用于低創傷手術刀的加工方法,其刀片的一端為刀刃,另一端為插接部,此插接部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別開有上凹孔和下凹孔,所述條形刀柄前端具有供插接部嵌入的插孔;所述條形刀柄的前部沿周向依次開有上螺紋孔、中螺紋孔和下螺紋孔,一鎖緊螺絲旋入中螺紋孔并壓緊插接部,一上螺栓桿旋入上螺紋孔并嵌入插接部的上凹孔內,一下螺栓桿旋入下螺紋孔并嵌入插接部的下凹孔內,拆裝方便、穩定可靠,實現了立體三維定位,避免了刀體易松動、晃動的問題,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3、本發明用于低創傷手術刀的加工方法,其刀片的一端為刀刃,另一端為插接部,刀片的刀刃邊緣與刀片長度方向夾角為70~80,其準確程度高,能不切斷肌肉纖維組織,對體內病變組織切出創傷小,出血少、無大面積創口和腔內組織與空氣接觸,減少感染機率,無需縫合,極大的縮短手術時間,術后疼痛輕、恢復快、疤痕細微或無疤痕。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低創傷手術刀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附圖1的局部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源科弘森金屬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昆山源科弘森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042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手術刀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虛擬現實眼鏡的調瞳距結構





